黑山共和國(蒙特內哥羅)
本名蒙特內哥羅,意即黑色的山(mount negro)
1991年原南斯拉夫解體
1992年黑山與塞爾維亞組成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2006年5月21 黑山經公投(投票率87%、55.5%贊成)宣佈獨立,超過0.5%的多數率,就獨立成功。
2006年6月28立即加入聯合國,成為第192個會員國。
我們主要旅遊點
1991年原南斯拉夫解體
1992年黑山與塞爾維亞組成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2006年5月21 黑山經公投(投票率87%、55.5%贊成)宣佈獨立,超過0.5%的多數率,就獨立成功。
2006年6月28立即加入聯合國,成為第192個會員國。
我們主要旅遊點
- 科托爾古城 (距杜布羅尼克東方五十公里)
- 海濱勝地布德瓦
|  | 
| 黑山全國的總面積只有一萬三千八百平方公里、人口約62萬 | 
|  | 
| 內灣處處 有許多海產的養殖場 | 
|  | 
| 大片的森林形成黑色山脈 是國名的由來 | 
|  | 
| 黑山最主要的收入 就是靠觀光客 泳客以歐洲人為多 | 
|  | 
| 瀕臨亞得里亞海的科托爾灣南端 在陡峭的洛夫琴山腳下 | 
|  | 
| 被列入聯合國人類遺產保護的古城 外有美麗的護城河 | 
|  | 
| 歷經拜占廷人 威尼斯人 匈牙利人的統治 城牆保存良好 港口在城牆外 | 
|  | 
| 城內有許多羅馬 拜占庭式 哥德式 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 | 
|  | 
| 儘管自從數百年來遭受了地表劇變 但還是保留了中世紀的痕跡 | 
|  | 
| 聖Tryphon 教堂 | 
|  | 
| 教堂內部利用當地特殊的紅石材蓋成 | 
|  | 
| 在中世紀時是有名的藝術和商業中心 | 
|  | 
| 聖尼古拉教堂 混合拜占庭與東正教的風格 | 
|  | 
| 聖陸克教堂 | 
|  | 
| 背面有羅馬式建築的味道 | 
|  | 
| 洛夫琴山上有綿延數里的城牆工事 類似中國的萬里長城 | 
|  | 
| 爬到通往洛夫琴山徑所見的的聖尼古拉教堂 | 
|  | 
| 是歐洲最南端的峽灣 | 
|  | 
| 峽灣的壯觀景色 不輸北歐 | 
|  | 
| 到采蒂涅參觀黑山最後一位國王的行宮 | 
|  | 
| 禁止攝影 還是給他偷偷拍了 | 
|  | 
| 跨越高山到另一頭 山腰的景色 類似瑞士風光 | 
|  | 
| 只要是海濱 必吸引大批觀光客 | 
|  | 
| 如此大規模的海水浴場 真的是畢生所僅見 | 
|  | 
| 難道沒有人在上班嗎 | 
|  | 
| 這裡是著名的海濱度假地 但也是古城 | 
|  | 
| 聖史蒂芬教堂 | 
|  | 
| 城牆外有雕塑精緻的大鐘 | 
|  | 
| 邊緣就是著名的海濱 整天來往穿著簡單的游客 絡繹不絕 | 
|  | 
| 我們這些台灣 LKK 真正看呆了眼 | 
|  | 
| 這裡海灘號稱是世界最好的海灘之一 | 
|  | 
| 為了抓住精彩泳裝鏡頭 危險都顧不了了 | 
|  | 
| 俊男美女 玉體橫陳 百看不厭 就怕白眼 | 
|  | 
| 幸好這些出水芙蓉 不但不生氣 還大方擺出Pose 騷首弄姿 | 
|  | 
| 深入內陸的港灣 外有接駁渡輪 可以縮短行車的距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