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彎的路
最具有革命歷史意義的——巧奪天工的公路 貴州晴隆「24道拐」

「24道拐」就在晴隆縣城的西南邊上,在這一著名路段入口處,晴隆縣政府早在1988年就立了一塊石碑︰「晴隆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4道拐」。
現在「24道拐」的道路仍然可以通車,隱約地提醒人們當年的「運輸戰績」。
那遠遠的兜了個大圈的就是現在的G302

「二十四道拐」路線上下盤旋,而且路基窄,坡度大,彎道急。一般車輛通過「二十四道拐」至少16-20分鐘,轎車以最快速度通過的時間大約是7分鐘左右。
後來,有一位美國老兵特懷念此地,找了半輩子。最後在一次準備舉行汽車拉力賽的時候終于找到這兒了,並以其權利影響推薦此地作為一個賽段。

壁立的山體,盤旋的公路,像是天公抖落的銀練,從雲端直墜谷底。
在直道和彎道上,美國「GMC」十輪大卡車,沿著一條擁有24道彎的公路,從幽深的谷底向著險峻的山頂依序行駛。


新(左圖)老(右圖)照片對比
最震撼人心的——湖南張家界天門山「通天大道」

2005年5月,天門山盤山公路竣工通車。被稱為通天大道的盤山公路共計99彎,似玉帶環繞,彎彎緊連,層層疊起,依山籍壁,直沖雲霄,「天下第一公路奇觀」橫空出世。9月,世界最長的高山索道--天門山觀光索道竣工運行。
索道全長7455米,高差1279米,由市區直達山頂,猶如一道彩虹飛渡「人間天上」,又似一條巨龍騰翔素雲蒼穹。兩項工程恢弘壯觀、奇絕震撼,天門山又添冠世奇景。

極具險絕奇觀的天門山盤山公路——「通天大道」則是天門山的另一壯景。
通天大道態勢險絕,蕩氣回腸,更以蜿蜒迂回穿行于山體絕壁之天險而「堪稱天下第一公路奇觀」。它全長10.77公里 ,從標志門直達天門洞腳下,海拔從200米急劇提升至1300米,共有九十九個彎,大道兩側絕壁千仞,空谷幽深, 180度的急彎此消而彼長,層層疊起。

被稱為通天大道的天門山盤山公路,全長不到11公里,海拔卻從200米急劇提升至1200多米,多達九十九彎,彎彎緊連,層層疊起,宛若飛龍盤旋,直通天際,使人驚奇震撼,堪稱天下第一公路奇觀。


通天大道共計九十九彎,扣合天有九宵之意。
大道借山勢扶搖直上,如巨龍翔起,似玉帶斜掛,一百八十度急彎回巒盤繞,堪稱天下第一公路奇觀。
經此天大道,即可直達上天梯,壯觀的天界氣象近在眼前。

「听導游說公路的造價達到一億七。而索道的造價更是達到六個多億。如果到天門洞去玩都要經過坐索道和坐車上盤山公路這兩個階段,然後再乘索道回來。有恐高的人不要去。」
最悲壯的——矮寨公路奇觀
矮寨位于吉首西40多公里,是一個古樸的苗家集鎮。
矮寨不像湘西其他地方多建木屋,矮寨的房屋幾乎全用青石板建造,牆是石板,頂是石板,甚至曬谷場也用石板拼成。
石板平整,厚薄均勻,看得出是天然的,絕非人力加工而成。
據說是當年開闢湘川公路時遺留下來的。
石屋成了修築公路的附產品,紀念品。
峒河從寨中間流過,兩岸多桃樹和楊柳。
二、三月峒河水漲時,河中孳生一種小蜈蚣般的生物,美名叫「桃花蟲」。
「桃花蟲」撈捕起來,曬干,炒香或油炸,是佐酒的極品。
眾多旅游者涌來矮寨,並不因購買「桃花蟲」,而是慕名來觀看「公路奇觀」的。
「公路奇觀」就在緊靠矮寨一座大山的北坡上。

公路修建于抗日戰爭時期,1935年,日本侵華期間,蔣介石為了撤退運送軍用物質和軍隊方便。並親自抓湘川公路的選線和修建,1936年9月9日全線竣工。

如果你是第一次乘車攀矮寨這一段公路,肯定會產生非常奇特的感覺。
你仿佛離開了地球,遨游在天上,不知目的地何在。每一次轉你都會以為投向地獄,作好「永劫不復」的準備。彎轉過來了,你會長長暗舒一口氣,感謝上帝保佑逃脫死亡。
白雲常在車窗邊浮蕩,岩鷹撲打車窗玻璃啪啪亂響。
半個多小時走完六公里,你便真正懂得了「驚心動魄」和「毛骨悚然」這兩則成語的含義。

史料記載,修築這段僅六公里的公路,當年2000多人次民工櫛風沐雨整整奮戰了七個月。
其中死亡200多人,小傷小殘的不計數。
為了追懷死難者的功績,當時曾在路中天橋附近豎立一尊「開路先鋒」的銅像以志紀念。
後來銅像毀于戰亂。1987年湖南省政府撥款,按原型重塑銅像,移置在矮寨天橋上方山崖上。
同時還在山頂「公路奇觀」的終點,建起一座「湘川公路死難員工紀念塔」。
塔與「開路先鋒」銅像遙遙相對。彪炳日月,光照千秋。
世界上最彎的——雲南宜良舊昆宜公路

幾年前,在南方的一家報紙看到一個報道,說是在雲南宜良縣離城兩公里遠的山路上,發現有一條號稱是全世界彎道最密集的公路。
在幾公里的山路上,密布著近70道拐,平均幾十米就有一個彎道,其密度之大,遠超過一直被人們認為是彎道最多的川藏線上八宿到幫達路段的「72道拐」。
見到這消息時,我大為吃驚,想想自己這些年來過往宜良不知多少次,在城內住的時間也不算短,居然從來沒听過這回事。
「72道拐」我是晚上走過的,除了記得當時頭被轉得暈乎乎以外,其它什麼印象也沒有了。
在去年八月份的雲南之行中,總算是專門抽出時間去看看這彎道了。
原以為這麼出奇的一條公路,一定很容易找到,可在問過不少當地人之後,卻把我給弄糊涂了,這里大部分人居然不知道這麼一回事,不是說離縣城才兩公里遠麼?怎麼會沒人知道呢。
後來,托人打電話問到公路局的人,才總算是問清了大概方向,說是在離城兩公里遠的舊昆宜公路邊上(即最早修建的宜良到昆明的那條公路,後來又修了昆石公路和昆石高速),的確是有這麼一條彎彎曲曲的公路。
可惜等到別人轉話給我的時候,我還是沒弄清楚它的具體地點,只知道這彎路的確是存在,而且在往昆明方向。

沿著舊昆宜公路出城,一會就從昆石高速公路底下穿過去,這兒有一個村莊,叫小坡腳,從這兒向右沿一條不太顯眼的小路轉上山去,是前往山頂上的靖安哨村子的。
原來,這段彎路最多的公路,就是從小坡腳前往靖安哨的公路,路面為土路和沙石路,不太寬,能過一輛大卡車,兩輛車在路上錯車,會比較辛苦。這回總算是把你給找著了!

在山上時,就判斷出要拍到盡可能多點的彎道,必須爬到公路對面的那個山頭。
于是,又摸索著上山了,等爬到路對面的山頭後,才發現角度還是不太理想,看來真得像上山時我問路的那位老伯所說的,「這條彎路是拍不下來的,除非是你坐飛機從天上往下拍!」
最具挑戰性的——貴州六盤水「八大彎」

貴州六盤水城市雖建于山麓之中,但通往雲南及連接貴州中部的道路則全部修築于山腰山尖,六盤水通過這些山路將境
內高山險峰相連,並借其與外界保持著溝通,現在這些山路又有了一項新用途——全國拉力錦標賽的賽道。許多當地快車手自恃對家門口的山路十分熟悉,于是,長期潛伏于民間的貴州本土車手紛紛組隊報名參賽。可比賽結果證明,這回「夜郎」還是難以稱大,別說拿成績,這些本土飛車王們最後能平安把車開回來的都沒幾個,汽車拉力賽終究是靠實力說話,不是隨隨便便都可以來開賽車的。


又是一屆拉力賽,又是激情涌動時。
還是在八大彎,還是在同一個觀景台,數千名各地車迷聚集在懸崖邊上,共享賽車盛宴。

8:17,一輛紅色賽車從谷底的公路上呼嘯而來,「來了!來了!」彎里頓時一片歡騰,驚呼聲四起。賽車的每一次轉彎,每一個甩尾,掀起的每一股煙塵,都會在車迷中掀起一陣狂熱的叫喊。
最有氣勢的——川藏公路怒江七十二拐

川藏公路「怒江七十二拐」就是川藏線上、邦達至八宿區間,著名的險路,俗稱七十二道拐,也稱九十九道彎。嚴格的來講,這並不能算是個風景,但和你看過的最好的風景相比,一樣更令人難忘!

七十二道拐與青杠哨、婁山關等路段,是全國有名的「魔鬼路段」。
七十二道拐處于涼風埡山上,海拔1450米,長約12公里。
天晴時,大型車輛經過七十二道拐需要一個多小時。
有司機說,一次雨天他駕車走七十二道拐,是數著路邊翻倒的車,戰戰兢兢地走過的。
對于不得不經常走七十二道拐的貨車司機來說,盼望崇尊高速公路的通車,幾乎是每天扳指頭數天數。這條路不僅十分驚險,而且極易堵車,最長的時候堵過三天,據說方便面都賣到50元一碗。


因為險峻的地勢,崇遵高速創下許多紀錄,重慶境內有罕見的「錯層高速」一高一低兩條路齊頭並進長達10公里;貴州境內有橋隧相連橫穿崇山峻嶺的奇景,有全國第二長的涼風埡隧道,還有創下全國橋墩高度之最的兩岔河大橋。
老路蜿蜒崎嶇,新路筆直流暢,形成出海大通道咽喉部位最獨特的風景。

上午11點從新站駛往桐梓,一路可欣賞峽谷老路。經涼風埡隧道抵達桐梓,車程40分鐘,過路費一類車25元。在桐梓下道從老路上72道拐,在山頂俯瞰72道拐全景。來回1個半小時,中午1點過在桐梓吃午飯。
下午2點從桐梓到官壩下道,通行時間10分鐘,通行費小車11元。
在官壩立交上婁山關老路,15分鐘可抵達婁山關,在此可觀賞紅軍長征紀念碑,俯瞰婁山關全景,來回1個小時。
最佳風景地——天津薊縣盤山

盤山位于天津市薊縣西北15公里處,又因盤山雄踞北京之東,故有「京東第一山」之譽。盤山舊名無終、徐無、四正、盤龍。相傳東漢末年,無終名士田疇不受獻帝封賞、隱居于此,因此人稱田盤山,簡稱盤山。
最令人恐怖的——「吊尸崖」

距離桐梓縣城28公里、距離七十二道拐僅3公里的地方,有一處更為險要的路段,也是201國道最險峻的地方。
該路段基本上是在絕壁中間挖出來的道路。
在距離道路七八米高的地方,仍有懸崖在道路上面突出,像個罩子一樣把道路罩住。

解放後,政府對此段路面先後經過三次改造,將原來的泥石路面改造成瀝青路面。
但是由于路窄坡陡外側是懸崖,所以交通事故不斷,時不時會有汽車在此墜毀。
所幸的是,隨著崇遵高速公路的通車,司機與乘客們永遠告別了「吊尸崖」。
其實,後來的「吊尸崖」早已被當地人改換稱呼為「吊絲崖」。

雖說有它在上,下雨都不會淋濕路面,但是無論從下往上看,還是從遠處往這里看,那都是讓人驚心動魄的景觀。突出的懸崖猙獰著嘴臉,又像獅子大張口,無端地要吞食過往的車輛。再想想它那令人驚悚的「雅號」——「吊尸崖」,更讓人不寒而栗。
可能又是一個世界之最——川藏線最大彎

在我們制作本專題過程中,找到一條號稱是川藏線最大彎的彎道。
從圖中看,我們可以發現︰那條圍繞陡峭山嶺的伴山路大氣磅礡又險峻異常。

經過多方查詢(本專題網友留言中也有“高人”熟悉該彎道),終于認定該山路彎道位于金沙江上流,即金沙江第一彎。
山路圍繞的山峰即「日堆峰」

從麗江到梅麗雪山會有三條江的第一彎,第一個是長江第一彎(在虎跳峽附近),從路上應該看不到,要從飛機上才可以看到整個180度的彎;接着就是這個金沙江第一彎(在奔子欄到東竹林寺的路上);最後一個是瀾滄江第一彎(在飛寺到西當村的路上可看到)。

金沙江第一灣是中國四十大景觀之一。由北向南縱貫全境的定曲河,在先後接納瑪伊河和碩曲河後,攜三江之水投入金沙江懷抱,在江水匯合處,形成了「三壁夾兩江」的奇景,穿越峽谷而來的金沙江由此水勢更加浩蕩,峽谷逐漸開闊,在即將沖出這川、滇要塞之時,它似乎想先舒緩一下長途奔波的疲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