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一點點自由的時間
洪蘭 (2004/4) 天下遠見
最近報上登了一則新聞,兩位上新課程新材通過舊教材國中學歷基本測驗的孩子,都是沒有補過習的,心裡很高興。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讓父母了解知識是不分課內、課外,也不分新版、舊版的,只要讀得通,什麼都不怕;而且這個例子還可以讓父母安心,知道不是非補習不可。事實上,很多補習是為了讓父母安心,而不是讓孩子多學到什麼,因為孩子上了一天的課已經累了,接受知識的程度已達飽和點了,很難再塞什麼進去,就像我們知道強迫餵食對孩子不好,強迫學習對孩子也不好,白浪費父母的血汗錢而已。
及早培養好習慣
這次通過基測的兩個學生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很會安排自己的時間。懂得安排作息表示他們腦海裡有計畫,知道該做的有哪些,也知道優先順序及輕重緩急。這個能力正是畢業以後出社會工作的必要條件,應該及早培養。習慣是重複行使的行為,這是後天培養出來的。如果孩子小時候能養成做事專心的習慣,上課專心聽講、晚上專心做功課,那麼就可以節省下很多的時間去讀課外書;課外書讀多了,背景知識豐富了,自然不需要去補習;而不補習就更多的時間去看書,所以這是一個正回饋的作用。惟有這樣,學習才不是一件苦差事,孩子在離開校門之後,才肯再拿起書來看。
補習最大的壞處是剝奪自由思考的時間,使思想被動、僵化。所以很多學生都是叫一下才動一下,他們已經習慣了坐在教室裡,時間到,進來一個老師,鈴聲再響,又進來一個老師。被動的坐在那裡接受訊息,不但沒有時間消化老師所教的,更沒有時間去思考那個知識背後的意義以及與別的東西之間的關聯。難怪學生只會說「老師沒有講」,不會說「我認為是怎樣」。這實在是目前教育令人憂心的地方,一個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兩腳書櫃對國家有什麼幫助呢?
訓練孩子經營時間
父母必須要從小訓練孩子經營他自己的時間,父母可以告訴孩子你期待他做完哪些事,然後給他一些自由度去分配他的時間,當然這個前提是不參加補習;如果補習,回到家就已十點,沒有時間可以自由分配了。現在社會對孩子的要求跟以前不一樣,多元化的結果使實力主義逐漸抬頭,最近幾年《天下雜誌》的調查都顯示企業界最愛用的是成大的畢業生而不是台大的,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當我們為孩子出校門進社會做準備時,我們要給他的不是會考試的能力而是會學新知識的能力,既然科技翻新得這麼快,孩子將來出社會所要用到的技術和知識可能還沒有發明(十年前誰知道什麼叫奈米呢?現在奈米已經開始影響我們的生活了),那麼孩子需要的只是背景知識這個鷹架,使他可以隨時去學新的知識而已;至於片斷的、死的知識不需要背得滾瓜爛熟,因為以後用不到。每個人都是一天二十四小時,當他把時間花去死背時,他就沒有時間思考了。
學而不思則罔
孔子三千年前就說過,「學而不思則罔」,訓練一個會思考的孩子遠比一個會考試的機器來得重要。有沒有擠進明星學校的窄門在孩子長大後就不重要了,因為人生很長,念了大學,沒有人管你高中念什麼學校,拿了博士,沒有人管你大學念什麼學校。大部分時候我們是為了自己的面子與虛榮心強迫孩子去爭第一,其實有沒有學到知識,孩子自己很清楚。出了社會以後,重要的是會不會做人,會不會做事,而不是書念得好不好。
這次選舉單上呂秀蓮在列印她的學歷時,把「台大法律系第一名畢業」給列上了,令我驚訝。已經畢業這麼久了,難道還要強調自己會念書來贏得別人的尊敬嗎?從這裡可以看出這個社會注重考試的風氣偏頗得厲害。
敢叫自己孩子不去補習,走自己的路的父母是需要一點勇氣的,但是人多的路不一定對,有時少人走的路風景更好,更讓你覺得不虛此行。有個孩子對我說,他最大的痛苦來源是他的父母,因為他們什麼都替他設想好了,做好了,只剩沒有替他呼吸,這個孩子說:「給我一點點自由的時間,不要替我安排人生。」如果父母眼光放遠一點,能看到十年、二十年之後的社會,他就明白補習是完全不需要的。成功的秘訣不在功課的好壞,在鍥而不捨,在堅忍不拔,在有領袖魅力,這些是補習補不來的,況且一個快樂健康的孩子才是生命延續的最終目標,這是金不換的。
最近報上登了一則新聞,兩位上新課程新材通過舊教材國中學歷基本測驗的孩子,都是沒有補過習的,心裡很高興。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讓父母了解知識是不分課內、課外,也不分新版、舊版的,只要讀得通,什麼都不怕;而且這個例子還可以讓父母安心,知道不是非補習不可。事實上,很多補習是為了讓父母安心,而不是讓孩子多學到什麼,因為孩子上了一天的課已經累了,接受知識的程度已達飽和點了,很難再塞什麼進去,就像我們知道強迫餵食對孩子不好,強迫學習對孩子也不好,白浪費父母的血汗錢而已。
及早培養好習慣
這次通過基測的兩個學生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很會安排自己的時間。懂得安排作息表示他們腦海裡有計畫,知道該做的有哪些,也知道優先順序及輕重緩急。這個能力正是畢業以後出社會工作的必要條件,應該及早培養。習慣是重複行使的行為,這是後天培養出來的。如果孩子小時候能養成做事專心的習慣,上課專心聽講、晚上專心做功課,那麼就可以節省下很多的時間去讀課外書;課外書讀多了,背景知識豐富了,自然不需要去補習;而不補習就更多的時間去看書,所以這是一個正回饋的作用。惟有這樣,學習才不是一件苦差事,孩子在離開校門之後,才肯再拿起書來看。
補習最大的壞處是剝奪自由思考的時間,使思想被動、僵化。所以很多學生都是叫一下才動一下,他們已經習慣了坐在教室裡,時間到,進來一個老師,鈴聲再響,又進來一個老師。被動的坐在那裡接受訊息,不但沒有時間消化老師所教的,更沒有時間去思考那個知識背後的意義以及與別的東西之間的關聯。難怪學生只會說「老師沒有講」,不會說「我認為是怎樣」。這實在是目前教育令人憂心的地方,一個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兩腳書櫃對國家有什麼幫助呢?
訓練孩子經營時間
父母必須要從小訓練孩子經營他自己的時間,父母可以告訴孩子你期待他做完哪些事,然後給他一些自由度去分配他的時間,當然這個前提是不參加補習;如果補習,回到家就已十點,沒有時間可以自由分配了。現在社會對孩子的要求跟以前不一樣,多元化的結果使實力主義逐漸抬頭,最近幾年《天下雜誌》的調查都顯示企業界最愛用的是成大的畢業生而不是台大的,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當我們為孩子出校門進社會做準備時,我們要給他的不是會考試的能力而是會學新知識的能力,既然科技翻新得這麼快,孩子將來出社會所要用到的技術和知識可能還沒有發明(十年前誰知道什麼叫奈米呢?現在奈米已經開始影響我們的生活了),那麼孩子需要的只是背景知識這個鷹架,使他可以隨時去學新的知識而已;至於片斷的、死的知識不需要背得滾瓜爛熟,因為以後用不到。每個人都是一天二十四小時,當他把時間花去死背時,他就沒有時間思考了。
學而不思則罔
孔子三千年前就說過,「學而不思則罔」,訓練一個會思考的孩子遠比一個會考試的機器來得重要。有沒有擠進明星學校的窄門在孩子長大後就不重要了,因為人生很長,念了大學,沒有人管你高中念什麼學校,拿了博士,沒有人管你大學念什麼學校。大部分時候我們是為了自己的面子與虛榮心強迫孩子去爭第一,其實有沒有學到知識,孩子自己很清楚。出了社會以後,重要的是會不會做人,會不會做事,而不是書念得好不好。
這次選舉單上呂秀蓮在列印她的學歷時,把「台大法律系第一名畢業」給列上了,令我驚訝。已經畢業這麼久了,難道還要強調自己會念書來贏得別人的尊敬嗎?從這裡可以看出這個社會注重考試的風氣偏頗得厲害。
敢叫自己孩子不去補習,走自己的路的父母是需要一點勇氣的,但是人多的路不一定對,有時少人走的路風景更好,更讓你覺得不虛此行。有個孩子對我說,他最大的痛苦來源是他的父母,因為他們什麼都替他設想好了,做好了,只剩沒有替他呼吸,這個孩子說:「給我一點點自由的時間,不要替我安排人生。」如果父母眼光放遠一點,能看到十年、二十年之後的社會,他就明白補習是完全不需要的。成功的秘訣不在功課的好壞,在鍥而不捨,在堅忍不拔,在有領袖魅力,這些是補習補不來的,況且一個快樂健康的孩子才是生命延續的最終目標,這是金不換的。
最新 5 篇美食精選文章:
- [中國大陸] 廣東深圳/寶安區【春海糖餅店】惠來綠豆餅 潮汕地區最佳伴手禮 - 2023/01/25
- [中國大陸] 廣東汕头/金平区【桂园白粥】傳說中的潮汕生醃 各種海鮮生醃挑戰味蕾 - 2022/10/17
- [中國大陸] 廣東惠州/惠陽區淡水【鹏城饭馆(茶园村店)】顛覆我對客家菜的認知 - 2022/10/13
- [中國大陸] 廣東惠州/惠陽區淡水【安德利客家茶楼】來體驗一把正宗廣式早茶 - 2022/10/07
- [澳門] 大三巴附近美食【阿志麵家&榮記豆腐麵食】隱世平價麵店與知名豆腐花老店 - 2022/08/06
最新 5 篇旅遊精選文章:
- [臺灣.花蓮] 壽豐生機蓬勃的綠色石頭花園 有山有海有狗狗 - 2024/04/14
- 台灣駕照在溫哥華申請換領BC省駕照 申辦流程與文件準備 - 2024/04/07
- 加拿大打工度假簽證 境內轉學簽教學(2)線上申請學簽篇 - 2024/02/01
- 埃及火車臥鋪購票教學以及時刻表 開羅/吉薩 往返 路克索/亞斯文 - 2024/01/03
- 加拿大打工度假簽證 境內轉學簽教學(1)申請文件準備篇 - 202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