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陪伴
洪蘭 遠見雜誌
立法院最近想用立法的方式來強制執行孝道。這樣的作法是否有效我不知道,因為法律只能規範權利、義務,無法使人「誠於中,形於外」,(孔子不是說「不敬何以別乎」嗎?)。最近科學上的一些研究成果對母性倒是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有一項研究發現,那些小時候常被母親舔的小老鼠長大後也是個好母親,也會去舔牠的孩子。牠們大腦對雌激素比較敏感,雌激素會增加老鼠腦中催產素(Oxytocin)感受體的數量。出生六天的小老鼠大腦中催產素會因母親的舔撫而增加。催產素對哺乳類動物的性行為與社會行為都有關係,如果把藥物打進母鼠大腦,使催產素感受體不能作用,原來非常關心子女的好媽媽會因而對自己孩子不理不睬。很重要的一點是,雖然雌激素會增加催產素,但是只有從小就享受到母愛的老鼠才會大量地增加。母親溫柔的照顧會改變大腦對雌激素的敏感度。不過一隻被生母忽略的小鼠,如果幸運的有一個愛護牠的養母,那麼牠長大後也會是一個好媽媽。
另一項研究則是發現一百一十四名早產兒中,母親抱孩子的時間、撫摸方式是兩年後孩子情緒發展和社交行為的重要因素,那些被父母忽略的早產兒雖然也存活下來,但是到兩歲做測驗時,會出現焦慮和退縮的不正常現象。
其實從猴子身上,我們很早就知道「有奶便是娘」這句話是不正確的:孩子要求的不只是溫飽。科學家讓小猴子一出生便與母親隔離,單獨在實驗室長大,他給小猴子一個絨布做的媽媽和一個鐵絲網做的媽媽。絨布媽媽溫暖,但鐵絲網媽媽身上有奶瓶。他發現小猴子所有時間都黏在絨布媽媽的身上,只有肚子餓時才去鐵絲網母親那兒吃奶,吃飽又立刻回到絨布媽媽懷裡,冰冷母親身上的奶瓶並不能吸引小猴子多留一分鐘,溫暖與安全感才是孩子最渴望的。這個實驗最重要的是第二部分:被隔離長大的小猴子後來情緒發展和性行為都不正常,無法正常交配。當以人工授精的方式使牠們產生下一代時,牠們竟然會把親生孩子虐待致死,令科學家震驚不已。科學讓我們看到了所謂的天性其實有大腦的機制在內,先天(基因決定的大腦結構)和後天(經驗形成的神經迴路)緊密的交互作用產生了我們所看到的心智和行為。
中國人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或許父母不要只是拚命賺錢來提升生活物質的享受,應該把時間精力花在孩子身上,給他溫暖和安全感。底特律兒童醫院的柴嘉尼醫生一直認為兒童情緒發展的大腦敏感期很短,窗口很快就關上了,關上後,補救困難。只有後代子孫的成功才是你真正的成功,我們不要捨本逐末,忘記生命的真正意義。
(本文作者為國立陽明大學教授,認知神經科學實驗室)(專欄言論不代表本刊立場)
立法院最近想用立法的方式來強制執行孝道。這樣的作法是否有效我不知道,因為法律只能規範權利、義務,無法使人「誠於中,形於外」,(孔子不是說「不敬何以別乎」嗎?)。最近科學上的一些研究成果對母性倒是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有一項研究發現,那些小時候常被母親舔的小老鼠長大後也是個好母親,也會去舔牠的孩子。牠們大腦對雌激素比較敏感,雌激素會增加老鼠腦中催產素(Oxytocin)感受體的數量。出生六天的小老鼠大腦中催產素會因母親的舔撫而增加。催產素對哺乳類動物的性行為與社會行為都有關係,如果把藥物打進母鼠大腦,使催產素感受體不能作用,原來非常關心子女的好媽媽會因而對自己孩子不理不睬。很重要的一點是,雖然雌激素會增加催產素,但是只有從小就享受到母愛的老鼠才會大量地增加。母親溫柔的照顧會改變大腦對雌激素的敏感度。不過一隻被生母忽略的小鼠,如果幸運的有一個愛護牠的養母,那麼牠長大後也會是一個好媽媽。
另一項研究則是發現一百一十四名早產兒中,母親抱孩子的時間、撫摸方式是兩年後孩子情緒發展和社交行為的重要因素,那些被父母忽略的早產兒雖然也存活下來,但是到兩歲做測驗時,會出現焦慮和退縮的不正常現象。
其實從猴子身上,我們很早就知道「有奶便是娘」這句話是不正確的:孩子要求的不只是溫飽。科學家讓小猴子一出生便與母親隔離,單獨在實驗室長大,他給小猴子一個絨布做的媽媽和一個鐵絲網做的媽媽。絨布媽媽溫暖,但鐵絲網媽媽身上有奶瓶。他發現小猴子所有時間都黏在絨布媽媽的身上,只有肚子餓時才去鐵絲網母親那兒吃奶,吃飽又立刻回到絨布媽媽懷裡,冰冷母親身上的奶瓶並不能吸引小猴子多留一分鐘,溫暖與安全感才是孩子最渴望的。這個實驗最重要的是第二部分:被隔離長大的小猴子後來情緒發展和性行為都不正常,無法正常交配。當以人工授精的方式使牠們產生下一代時,牠們竟然會把親生孩子虐待致死,令科學家震驚不已。科學讓我們看到了所謂的天性其實有大腦的機制在內,先天(基因決定的大腦結構)和後天(經驗形成的神經迴路)緊密的交互作用產生了我們所看到的心智和行為。
中國人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或許父母不要只是拚命賺錢來提升生活物質的享受,應該把時間精力花在孩子身上,給他溫暖和安全感。底特律兒童醫院的柴嘉尼醫生一直認為兒童情緒發展的大腦敏感期很短,窗口很快就關上了,關上後,補救困難。只有後代子孫的成功才是你真正的成功,我們不要捨本逐末,忘記生命的真正意義。
(本文作者為國立陽明大學教授,認知神經科學實驗室)(專欄言論不代表本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