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與多」- 李翊菱

現代人的心過於忙碌,太依賴外在條件來滿足自己。我的老師傅佩榮教授在教導我們哲學思考的時候,說了這句話,「擁有東西太多,人的生命內涵、注意力就分散了,最後成了物役。」老師常以一句存在主義名言,「擁有就是被擁有」來鼓勵他的學生,要多在生活裏清醒。並說「想要擁有的東西,必須是我們能掌握的。所謂儉約生活,就是東西一直用到壞為止,以及不擁有不需要的東西」。

孩子大了,好不容易有了與自己相處的機會。許多富太太們以消費購物為樂,心底愈空虛的人,情緒愈是放在消費事物上。暫時的慾望滿足了,不久新的慾望又再燃起。名牌廣告的迷思,常引起物的慾望。想一想,我們一次只能佩戴一只鑽戒,不明白為什麼有人需要不同克拉的鑽石。自問一下「如果我沒有它,生活過得下去嗎?」貴重之物太多也會擔心它們的安危,終日擔憂被偷被搶,而不能悠閒度日,這就是「被物擁有」最好的例子。那麼「少與多」的關係又是什麼呢?

食物少了,嘴裏滋味多。

熱鬧少了,獨處機會多。

物慾少了,心裏安心多。

閒談少了,讀書機會多。

思考少了,傲慢態度多。

傲慢少了,稱心如意多。

人生精華歲月難得,讓我們一起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