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奶奶「常秀峰」


「梵古奶奶」不識字的山村老太,成名很突然,回歸很自然。


她常秀峰,種了60年地,生養了6個孩子。在江家村,常秀峰是個「有本事」的人。


她不識字,但6個孩子除了送給親戚一個以外,3個高中畢業,2個大學畢業,全部走出了大山。


2002年,老伴去世,2003年元旦,在兒子的極力堅持下,她第一次離開河南老家來到廣州。


在家裡,老人為三歲的小孫女講家鄉的故事,說自家種植的山楂樹,「果兒是紅的,葉兒是綠的」,但任憑如何描述,孫女依然弄不清模樣。


一天,小孫女用蠟筆在紙上塗抹,老太太順手拿起蠟筆,興致勃勃地一起塗鴉,把果子塗成紅色,葉子塗成綠色,在白紙上畫出了山楂樹。一瞬間,小孫女全明白了。


隨後的日子,老太太講的故事越來越多,畫的東西也越來越多。


一個偶然的機會,做美術編輯的兒媳看見了這些蠟筆畫,立刻震驚了——從沒學過繪畫的老人怎會有這樣的天賦,雖然率性而為,卻真實拙樸,頗有「後印象派」的風範。


有了家人的鼓勵,拿孫女的蠟筆和水彩筆劃畫,成了老太太生活中的最大愉悅。


老人的畫沒有專業畫家的點、線、色塊、色調、比例,但既逼真形象,又寫意抽象。 


突如其來的「出名」


2006年農曆春節前鄉愁彌散的時候,常老太的兒子在自己博客上粘貼母親的畫。


本來,這只是為保存生活的點滴,寄託遊子的思鄉之情。


意想不到的是,「梵古奶奶」的稱號橫空出世,並以驚人的速度,迅速紅遍網路。無數線民,一邊品讀,一邊流淚,令人感動的留言綿延不絕。


她兩次受邀走進鳳凰衛視的《魯豫有約》。在演播室,老人的一幅《向日葵》與梵古的《向日葵》被並排放到了演播大廳。


魯豫問老人對兩幅《向日葵》的看法,常秀峰說:「那個叫梵古的人一定很不開心,他的向日葵不伸展,畫得苦。我的向日葵有陽光溫暖她,有土地養著她,有水滋潤著她,就像我畫她的心情一樣,很幸福。」


老太太成了廣州名人。偶爾在附近公園遊玩時,常常會有人請她簽名,向她求畫,不識字的她只能按照兒子的示範,照葫蘆畫瓢地「畫」上自己的名字。


網路,讓常秀峰成為了「梵古奶奶」。別人稱自己為「梵古奶奶」,老太太很是納悶。她說:「我不姓梵,也不姓高,咋就成了梵古奶奶?」


她畫的其實是鄉愁。人人都有一個回不去的故鄉,就是這樣一個對「藝術」、「文化」和名利都很陌生的農村古稀老人,不經意間自然流淌的本真之美,無意中撩撥起了線民的情緒,感動了眾多生活在大都市的異鄉人。


2007年1月,梵古奶奶在香港舉辦了個人畫展,出了畫冊義賣,所得資金捐助給甘肅貧困地區。


「梵古奶奶」說,她像是在做夢。但她很滿意自己到了這個年紀,還能做這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大善事。


太想家了,79歲的常老太,堅持從廣州回到了河南老家江家村,她又過上了熟悉的生活。


山村依舊,生活依舊。所不同的是,在廣州呆了七八年,她多了一個名字——「梵古奶奶」,而這個名字的知名度,甚至擴散到了全球。即便在閉塞的老家,也常有幹部模樣的人來找她攀談問候,目的往往是求一幅畫。

即便經歷了繁華,老太太仍然說不清自己怎樣成了「梵古奶奶」,種了一輩子地,一個大字不識,怎麼到老來突然成了名人?上電視、辦畫展、出畫冊,作品還被臺灣地區的領導人馬英九和法國著名攝影大師斯魯本等名人收藏。

在河南山村,由於眼睛已經不好使,「梵古奶奶」放下了畫筆,也遠離了網路。但只要這些畫在,我們就能永遠記得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一個叫「梵古奶奶」的鄉村老太太,和她所創造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