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14的文章

《多瑙河之波》名曲、名畫共賞

圖片
《多瑙河之波》是19世紀末羅馬尼亞的作曲家揚·伊萬諾維奇所創作。 他長期在布加勒斯特軍樂隊中任職,創作過一些器樂作品, 但只有《多瑙河之波》有影響並且流傳。 這部作品原是一首為軍樂隊創作的吹奏樂圓舞曲,採用維也納圓舞曲的形式, 演出後由於受到人們的歡迎,作曲家還把它改編成鋼琴曲。 後來,這部作品在巴黎國際音樂比賽中獲獎。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伊萬諾維奇和他的作品便銷聲匿跡了。 或許弱小的民族在文化上也逃脫不了被人宰割的命運, 1902年日本人將這部作品填了詞, 堂而皇之地使這部羅馬尼亞作品搖身一變, 竟成了名為《朦朧月中春之夜》的日本歌曲。 在我們看過的描寫日本早期內容的一些電影裡,經常出現這部作品的旋律, 如《啊!野麥嶺》影片開始時的宮廷舞會,用的就是這首曲子。 40年代末期(也就是德國和日本戰敗之後), 羅馬尼亞拍攝了著名影片《喬松的故事》, 也就是中國觀眾非常熟悉的《多瑙河之波》, 將該曲作為主題曲,取名為《結婚紀念日之歌》, 同時向世人揭示了這部作品的真實身份。 至此,這部本應屬於羅馬尼亞民族的優秀作品才得以物歸原主。  樂曲採用維也納圓舞曲形式,由序奏、四首小圓舞曲和尾聲組成。 伊凡諾維奇所作圓舞曲的旋律以小調色彩為主,優美、 舒展而略帶淡淡的哀愁,具有獨特的個性。 序奏以快板開始,然後在2/4拍子的曲調上轉為行板, 最後以小調色彩和4/4拍子奏出由主旋律演變而成的曲調, 從而結束序奏段落。 多變的速度和節拍使整個序奏部分充滿了生氣勃勃的活力, (有些改編曲將序奏部分略去,直接演奏第一首小圓舞曲)。 第一小圓舞曲的第一主題A徐緩委婉, 其旋律如同緩緩迴旋流淌的河水或一首溫柔親切的歌曲一般。 緊接著的第二主題B,每一樂句都先緊後松, 反復出現的八分休止符,使樂曲充滿了跳躍感。 第二小圓舞曲的大小調色彩變化豐富,也以兩個對比性主題構成。 第一主題A的舞蹈氣氛比較強烈; 第二主題B使用了大量的跳進音程, 但仍然保持著流暢的特點,猶如翻滾喧嘩的河水滔滔東去。 結尾部分先將序奏的素材加以演變發展, 然後再現第三小圓舞曲的主題和第一小圓舞曲的第二主...

我一個人一輛車在台灣漫步著

圖片
2009年 初夏 某天 我 一個人 一輛車 計劃 沒有計劃 只想 漫無目的 到處亂晃 感覺夏天的散漫 如果有個世界 一切都緩慢 沒有人很匆忙 也沒有人在亂 我想 那地方大概就是天堂 就讓我們一起 在這個島上 漫步 越過北海岸邊際 才驚覺 可以開始放輕鬆喘口氣 來到福隆 就該打著赤膊 賴在躺椅 而我卻將單車卸下 跟著單車的熱潮往舊草嶺隧道騎去 從前的草嶺隧道 搖身一變 成了今日的單車步道 以前的人開隧道 趕時間 而我只想騎進隧道 消磨時間 上班 吃便當 只花十分鐘 吃福隆便當 我卻想了十分鐘 該從哪個角度下手 羅東的林業文化園區的林蔭道 感覺這裡的時間要我別急 一切都來得及 偌大的貯木池是重要的木材集散地 全盛時期 木頭可是多到看不見水的縫隙 老一輩的人說 只有漫長的時間可以證明 這裡的檜木都是一等一 池中發呆的樹頭 也在優閒的泡著澡 做日光浴 水池 少了木頭卻多了水鳥 生生不息的在此繁衍 台灣檜木的香味 還在回味 而蘭陽平原的晚霞 更加讓人陶醉 午後的花蓮 就像一把彈不快的琴 只想沉醉在漫不經心的節奏裡 悠閒散漫的一天 就從一杯濃郁的卡布其諾開始 太平洋的天空 藍的不像話 卻很像畫 連船也上岸 偷懶一把 花東的美 讓人相信 多一分人為都是多餘 天然ㄟ還是尚好 如果我下輩子是牛 我希望被安排在這裡吃草 如果說 花東是台灣的後花園 那麼 花東縱谷就是後花園裡的香榭大道 原住民老農 用著國台原三種混合語跟我說 小兄弟 最近天氣我不明白 稻子那個死翹翹我很無奈 住在都市的我們 很少感受到他們的辛勞 我想 報答老農的最好方法 就是 把飯給吃光光吧 東河包子前的小黃 讓我想起肉包子打狗這句話 看看牠 再看看手上的肉包 一起享用吧 台東有幾個很大的公園 而我感覺 台東就是個大公園 傍晚 享受晚風 騎上卑南文化公園 這些卑南遺址的石板棺 就這樣活生生的躺在眼前 原來 歷史可以離我們這麼近 打了個冷顫 趕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