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動人性感身體線條?你可不知道健身的黑歷史吧...?
健碩的肌肉和矯健的身軀,人類對完美身形的追求從未停止,如今健身已成為司空見慣的社會風尚。而回顧歷史,人們在健身路上摸索前進,有過生澀,也經歷過浮誇;簡陋的器械擋不住人們的熱情;技術的運用也從未滿足人們對身材的渴求。總之,為了力和美的身軀,人們一直在拼。

健碩的肌肉和矯健的身軀,人類對完美身形的追求從未停止,如今健身已成為司空見慣的社會風尚。而回顧歷史,人們在健身路上摸索前進,有過生澀,也經歷過浮誇;簡陋的器械擋不住人們的熱情;技術的運用也從未滿足人們對身材的渴求。總之,為了力和美的身軀,人們一直在拼。封面圖為1956年,美國加州「肌肉沙灘」健身的人們。GETTY

在古代希臘人的心目中,美與健康是分不開的,只有發育健全的軀體,才能稱得上美。健碩的肌肉是古希臘人的圖騰,也是藝術家的審美對象。在希波戰爭中,希臘人將波斯俘虜的衣服脫掉,恥笑其軟綿綿的白肉,大大增加了希臘人在戰爭中的自信,可見好身板的重要性。圖為古希臘雕塑《擲鐵餅者》,充分展現了人體的美和運動瞬間的力量。

19世紀,攝影術的發明促進了健美運動的廣泛傳播。德國職業大力士尤金·山道首創了通過各種姿態來展示人體美,經由錄像而廣泛傳播。尤金·山道喜歡出風頭,享受人們對他體型和表演的讚美,並通過健美書籍和雜誌的銷售,以及舉辦比賽來獲得收益,對健身運動的推廣起到了很大作用。圖為尤金·山道擺POSE展示肌肉。

上世紀20年代,一則漫畫廣告風靡美國:身材消瘦的男孩與女友漫步沙灘,遭壯漢嘲笑並一拳打倒。男孩回家後翻開健身教程苦練,最終練成矯健身軀,重回沙灘「報仇雪恥」,重獲女友芳心。這則廣告成為彼時肌肉崇拜的典型代表,而「你的排骨露出來了」則成為當時年輕人中最具侮辱性的話之一。

實際上,這則著名的廣告照進了現實。喬.韋德被稱為「現代健身之父」,他創建了一個集雜誌、器材、及營養補劑的健美商業帝國,還舉辦健身比賽,打造了巨星阿諾.施瓦辛格。然而少年時的韋德體重只有90斤不到,總被其它孩子欺負。後來,他在雜誌上發現健美運動,並全身心投入其中,不僅練就一副好身材,更創建了一番事業。圖中左為1974年,施瓦辛格參加喬.韋德創辦的奧林匹亞先生比賽;右為2009年喬.韋德入駐加州名人堂,施瓦辛格到場助陣。AP

上世紀30年代開始,「肌肉沙灘」在美國加利福尼亞西海岸流行起來,成為現代健身房的雛形。但當時的人們顯然更愛冒險和挑戰,他們做出各種高難度疊人塔動作,沙灘儼然成了健身成果的展台。GETTY

從1940年左右一直到1970年,在健美運動推廣與民間健身熱潮的結合之中,人們對於力與美的渴望和努力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圖為1955年,健美運動員Leo Robert,「宇宙先生」頭銜獲得者,與他4歲半的兒子在健身房內一起做出展示肱二頭肌的動作。GETTY

1960年5月,在戛納電影節上,「宇宙先生」競選者與選美小姐同台展示。相較於男性對肌肉的狂熱追求,女性則更注重於追求肢體勻稱的曲線。GETTY

伴隨著健身熱潮而來的,是健身器材和健身房的進化。人們的運動由室外轉向室內,健身車,跑步機,樓梯機,划船機,騎馬機等種種現實中的同形物被搬進健身房。這在當時來說已非常高級,而今天來看卻是難以想象的,簡陋的設備,僵硬的器械,人們甚至還穿著高跟鞋鍛煉。圖為1934年,美國一名舞蹈演員兼形體專家在使用跑步機。GETTY

1935年的健身房場景,兩名女子在使用健身單車,眼前一面巨大的圓形鐘錶顯示的是里程數,旁邊幾個人在圍觀。GETTY

1931年,加拿大一艘郵輪上的兩名女性在男教練的指導下練習騎馬機。

1911年,RMS Franconia號郵輪上的健身房,從左至右分別為騎馬機、攀爬架、沙袋和引體向上桿,幾名乘客西裝革履進行鍛煉。GETTY

1942年2月11日,舊金山奧林匹克俱樂部體育館,一名運動員使用老式的划船機進行日常訓練。AP

一些奇特的健身裝置也被發明出來。圖為1935年,一名女子使用一款健身彈力帶,看上去容易勒脖子。GETTY

三四十年代,一款「震動帶」風行歐美,宣稱你不用動,站上去、振起來,肌肉就在運動,脂肪就在燃燒。圖為1942年,兩名在美國底特律軍工廠工作的女性使用震動帶健身瘦腰。這種指望機器完成一切的“偷懶”健身在當時並不少見。AP

1940年代,美國紐約,一名婦女邊織衣物邊使用一款彈簧製成的自動按摩器鍛煉身體,這種偷懶健身試圖使人們在工作、生活和家庭中取得平衡。LIFE

健美運動在中國得到推廣是在20世紀30年代,趙竹光首次將健美運動引入國內,並翻譯書籍,創辦雜誌,加以推廣。作為運動的健美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還曾登上遊行的舞台。圖為1950年,上海解放周年慶的彩車遊行中的健美方陣。周海嬰 攝 圖片來自:@稗官野記



近年來,中國年輕人中掀起一陣健身潮,不同於廣場舞、氣功、迪斯科,年輕人更傾向於藉助器械和系統化的鍛煉,來達到瘦身、塑形的效果。前段時間中國女演員袁姍姍在網上曬出「馬甲線」引起網友關注。如今,健身在世界範圍內成為風潮,人們健身的技術、實踐和理念不斷進步,對身體的認識和塑造也更為科學。曾經歷過的那些「黑暗史」,成為人們追求力與美的見證。而人類對完美身材的慾望仍未停止……

健碩的肌肉和矯健的身軀,人類對完美身形的追求從未停止,如今健身已成為司空見慣的社會風尚。而回顧歷史,人們在健身路上摸索前進,有過生澀,也經歷過浮誇;簡陋的器械擋不住人們的熱情;技術的運用也從未滿足人們對身材的渴求。總之,為了力和美的身軀,人們一直在拼。封面圖為1956年,美國加州「肌肉沙灘」健身的人們。GETTY

在古代希臘人的心目中,美與健康是分不開的,只有發育健全的軀體,才能稱得上美。健碩的肌肉是古希臘人的圖騰,也是藝術家的審美對象。在希波戰爭中,希臘人將波斯俘虜的衣服脫掉,恥笑其軟綿綿的白肉,大大增加了希臘人在戰爭中的自信,可見好身板的重要性。圖為古希臘雕塑《擲鐵餅者》,充分展現了人體的美和運動瞬間的力量。

19世紀,攝影術的發明促進了健美運動的廣泛傳播。德國職業大力士尤金·山道首創了通過各種姿態來展示人體美,經由錄像而廣泛傳播。尤金·山道喜歡出風頭,享受人們對他體型和表演的讚美,並通過健美書籍和雜誌的銷售,以及舉辦比賽來獲得收益,對健身運動的推廣起到了很大作用。圖為尤金·山道擺POSE展示肌肉。

上世紀20年代,一則漫畫廣告風靡美國:身材消瘦的男孩與女友漫步沙灘,遭壯漢嘲笑並一拳打倒。男孩回家後翻開健身教程苦練,最終練成矯健身軀,重回沙灘「報仇雪恥」,重獲女友芳心。這則廣告成為彼時肌肉崇拜的典型代表,而「你的排骨露出來了」則成為當時年輕人中最具侮辱性的話之一。

實際上,這則著名的廣告照進了現實。喬.韋德被稱為「現代健身之父」,他創建了一個集雜誌、器材、及營養補劑的健美商業帝國,還舉辦健身比賽,打造了巨星阿諾.施瓦辛格。然而少年時的韋德體重只有90斤不到,總被其它孩子欺負。後來,他在雜誌上發現健美運動,並全身心投入其中,不僅練就一副好身材,更創建了一番事業。圖中左為1974年,施瓦辛格參加喬.韋德創辦的奧林匹亞先生比賽;右為2009年喬.韋德入駐加州名人堂,施瓦辛格到場助陣。AP

上世紀30年代開始,「肌肉沙灘」在美國加利福尼亞西海岸流行起來,成為現代健身房的雛形。但當時的人們顯然更愛冒險和挑戰,他們做出各種高難度疊人塔動作,沙灘儼然成了健身成果的展台。GETTY

從1940年左右一直到1970年,在健美運動推廣與民間健身熱潮的結合之中,人們對於力與美的渴望和努力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圖為1955年,健美運動員Leo Robert,「宇宙先生」頭銜獲得者,與他4歲半的兒子在健身房內一起做出展示肱二頭肌的動作。GETTY

1960年5月,在戛納電影節上,「宇宙先生」競選者與選美小姐同台展示。相較於男性對肌肉的狂熱追求,女性則更注重於追求肢體勻稱的曲線。GETTY

伴隨著健身熱潮而來的,是健身器材和健身房的進化。人們的運動由室外轉向室內,健身車,跑步機,樓梯機,划船機,騎馬機等種種現實中的同形物被搬進健身房。這在當時來說已非常高級,而今天來看卻是難以想象的,簡陋的設備,僵硬的器械,人們甚至還穿著高跟鞋鍛煉。圖為1934年,美國一名舞蹈演員兼形體專家在使用跑步機。GETTY

1935年的健身房場景,兩名女子在使用健身單車,眼前一面巨大的圓形鐘錶顯示的是里程數,旁邊幾個人在圍觀。GETTY

1931年,加拿大一艘郵輪上的兩名女性在男教練的指導下練習騎馬機。

1911年,RMS Franconia號郵輪上的健身房,從左至右分別為騎馬機、攀爬架、沙袋和引體向上桿,幾名乘客西裝革履進行鍛煉。GETTY

1942年2月11日,舊金山奧林匹克俱樂部體育館,一名運動員使用老式的划船機進行日常訓練。AP

一些奇特的健身裝置也被發明出來。圖為1935年,一名女子使用一款健身彈力帶,看上去容易勒脖子。GETTY

三四十年代,一款「震動帶」風行歐美,宣稱你不用動,站上去、振起來,肌肉就在運動,脂肪就在燃燒。圖為1942年,兩名在美國底特律軍工廠工作的女性使用震動帶健身瘦腰。這種指望機器完成一切的“偷懶”健身在當時並不少見。AP

1940年代,美國紐約,一名婦女邊織衣物邊使用一款彈簧製成的自動按摩器鍛煉身體,這種偷懶健身試圖使人們在工作、生活和家庭中取得平衡。LIFE

健美運動在中國得到推廣是在20世紀30年代,趙竹光首次將健美運動引入國內,並翻譯書籍,創辦雜誌,加以推廣。作為運動的健美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還曾登上遊行的舞台。圖為1950年,上海解放周年慶的彩車遊行中的健美方陣。周海嬰 攝 圖片來自:@稗官野記



近年來,中國年輕人中掀起一陣健身潮,不同於廣場舞、氣功、迪斯科,年輕人更傾向於藉助器械和系統化的鍛煉,來達到瘦身、塑形的效果。前段時間中國女演員袁姍姍在網上曬出「馬甲線」引起網友關注。如今,健身在世界範圍內成為風潮,人們健身的技術、實踐和理念不斷進步,對身體的認識和塑造也更為科學。曾經歷過的那些「黑暗史」,成為人們追求力與美的見證。而人類對完美身材的慾望仍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