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古早照片-痕跡 Taiwan~Traces of Memories


早年的台北火車站,廣場空曠,行人稀疏。(鄧秀璧攝1948)


台北市中山橋舊影如今直待成追憶。 (鄧秀璧攝1948)


淡水漁港當年的帆影點點,今昔對比恍如隔世。 (鄧秀璧攝1948)


臨溪張網圍捕魚蝦,台灣農村的早期記憶。 (鄧秀璧攝1948)


高雄火車站造型優雅。 (鄧秀璧攝1948)


1949年金門古寧頭戰役中立功的陸軍第八十軍二○一師官兵凱旋返台整訓。(中央社-羅超群提供)


政府遷台首次國慶閱兵,時任台灣省主席的陳誠檢閱陸軍。 (謝之鵬攝1949)


國民政府移存台灣的一部份中央銀行黃金。 (秦凱攝1950)


踩三輪車的勞工代表參加民國四十年的勞動節慶祝大會。 (鄧秀璧攝1951)


台北市高中學生宣讀誓詞,加入青年反共救國團。 (鄧秀璧攝1952)


民國四十三年行政院任命嚴家淦(中)為省主席組織台灣省政府,右為謝東閔、右三連震東、右四金陽鎬、左一劉先雲、左三李連春。 (中央社 1954)


太平艦為中共擊沉後,三輪車伕響應「建艦復仇」運動。 (李壽康攝1954)


中華民國首屆軍人節,商店自動減價優待軍人。 (李壽康攝1955)


台北市西門圓環在五○年代時的街景。 (鄧秀璧攝1957)


金門砲戰期間,台北市的僧尼在成都路托缽募款,支援前線。 (中央社 1958)


林靜宜當選第一屆中國小姐。第二名葉睦秋(中右),第三名汪麗玲(中左),第四名沈斐文(右),第五名李秀英(左)。 (秦炳炎攝1960)


東西橫貫公路於民國四十九年五月正式通車,汽車在岩壁中鑿出的路上蜿蜒前進;台灣東西兩岸從此不再隔絕。 (鄧秀璧攝1960)


中國小姐林靜宜訪問金門前線。(方銀城攝1960)


台北市為改善城市交通,於民國四十九年決定淘汰三輪車;第一批收購的三輪車,在中山堂前廣場等待拆毀。 (陳永魁攝1960)


「作之君,作之師」的年代,北市警局少年組管訓不良少年。 (潘月康攝1961)


台北中華商場八座三層大樓於民國五十年落成,原來的攤棚搖身一變,成為八座整齊美麗的商場,計有一千六百四十四間店面。 (潘月康攝1961)


民國五十一年中共飛行員劉承司駕駛米格十五型戰鬥機到台灣投誠,降落在台灣北部一處空軍基地。這是安全降落,投誠台灣的第一架中共俄製米格十五。 (陳永魁攝1962)


蔣中正總統於1950年3月在台復行視事,以迄1975年4月在第五任總統任內去世。蔣中正總統與夫人蔣宋美齡女士在台灣的發展過程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頁。 (中央社 1963)


台北市大安區每年一次的大拜拜,祭神用的大豬排列成行,祈求風調雨順。 (馮國鏘攝1965)


「梁山伯與祝英台」影片引發「梁兄哥」的熱潮,港星凌波來台,記者爭睹丰彩。 (潘月康攝1963)


「梁山伯與祝英台」橫掃台灣,主角凌波來台,台北市民夾道相迎。 (陳漢中攝1963)


台北市政府主辦歌唱人員講習, 結業典禮後, 右起于璇、陳今珮、張明麗、白嘉莉、冉肖玲、敏華、姚蘇蓉群星聚會, 欣賞她們結業證件 (潘月康攝1968)


中華少棒隊榮獲第二十三屆世界少棒大賽冠軍, 載譽返國, 台北市鬧區中華商場一帶的歡迎人潮, 向所僅見 (馮國鏘攝1969)


1969


民國五十四年,台北市第一家規模宏大的綜合百貨公司,第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開幕。 (潘月康攝1965)


台北市中山南路與中正路(今之忠孝東路)交叉點之圓環舊景。 (馮國鏘攝1966)


台北市中山區衛生所前民眾排隊等候注射霍亂預防針。 (陳漢中攝1972)


華航台北至高雄的班機上「空中時裝表演」,模特兒盛裝在機上亮相。 (陳永魁攝1972)


行政院長蔣經國和省府主席謝東閔,下鄉訪問屏東恆春鎮,會晤南灣里漁民。 (葛日新攝1973)


聞名的台北市牯嶺街舊書攤,市府為改善環境和交通,準備遷移這些書攤,另外覓地安置。 (陳漢中攝1973)


拾荒老翁王貫英捐款宏揚文教,默默行善十數年如一日。 (馮國鏘攝1973)


台北市南京東路二段有二十餘年歷史的極樂殯儀館及附近一千多戶違建,市府決定拆除,在現址闢建公園。 (馮國鏘攝1974)


中影公司抗日戰爭影片「八百壯士」,在士林片廠開拍,當年偷渡蘇州河潛往四行倉庫向八百壯士獻國旗的女童子軍楊惠敏和飾演楊惠敏的林青霞共同主持開鏡。 (馮國攝1975)


旅日圍棋國手林海峰返台,一個人同時與國內五位棋士分別下一盤指導棋。 (馮國鏘攝1977)


美國卡特政府宣佈將與台北斷交,來台諮商的美國代表團乘坐的轎車,被激動的群眾用雞蛋砸得面目全非。 (劉偉勳攝1978)


中華民國六十八年電影金馬獎頒獎,國際紅星伊麗莎白泰勒頒發最佳劇情獎給「小城故事」導演李行。 (馮國鏘攝1979)


歌星鄧麗君赴金門前線演唱勞軍,與駐軍官兵在前哨復興嶼同歌共舞。 (郭堯齡攝1981)


曾有「西瓜路」之稱的台北市基隆路三段,每到炎夏,販賣西瓜的車輛在路旁一字排開,形成獨特的景觀。 (陳明仁攝1986)


北淡線鐵路經過八十七年的不停奔馳之後,在一九八八年七月從台北發出最末一班列車,懷舊的旅客從台北站出發時,站長鄭錦松向旅客揮手送行;北淡線的風光從此成為人們腦海中的美麗回憶。 (中央社攝1988)


The Farewell - to the Age of Innocence
台北中華商場進行拆除;經過了三十一年歲月的中華商場終於在市容更新的要求下落幕。 (吳國輝攝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