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山下的香格里拉 ~ 不丹王國 The Kingdom of Bhutan
(轉載自陳美月)
不丹王國,簡稱不丹,是位於中國和印度之間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南坡的一個內陸國。該國的國名當地語言叫「竺域」(或作「朱玉」Druk Yul,藏文:vBrug-yul,),意為雷、龍之地。梵語中,「不丹」解作「吐蕃的終結」。也有叫洛門國。門巴族是最接近不丹族的民族。
不丹從7世紀起屬吐蕃之地(門隅)。8世紀,蓮花生曾至不丹傳教。9世紀開始形成獨立部落。12世紀後藏傳佛教竺巴噶舉派逐漸執掌權力實行政教合一。18世紀後期英國侵入,淪為英國的保護地,1907年建立不丹王國,之後對外關係接受英國「指導」;印度獨立後於1949年8月同不丹簽訂條約,對外關係接受印度「指導」。1971年不丹加入聯合國,1973年成為不結盟運動成員,1985年成為南亞區域合作聯盟成員。
不丹位於亞洲南部,喜馬拉雅山南坡的內陸國家,西北部、北部和東部與中國接壤,西部、南部與印度錫金西孟加拉邦交界。該國北部山區氣候寒冷(阿爾卑斯氣候),中部河谷氣候較較溫和,南部丘陵平原屬濕潤的亞熱帶氣候,地理上屬南亞區域。全國森林覆蓋率為72%,為南亞第一。國內最高山峰為位於中國和不丹的邊境地區的幹卡本森峰,高度有海拔7570米。
不丹人口67萬人,主要居民為不丹族和尼泊爾族(也有部分印度外勞),不丹族主要分佈在西部,約為人口的65%,尼泊爾族分佈在南部,超過35%,另外還有藏族人。
宗喀語和英語為官方用語,尼泊爾族人講尼泊爾語。不丹是一個全民信教的宗教國家,國教是金剛乘,主要是竹巴噶舉派,25%信奉印度教。最早的寺廟建於637年。印度教徒主要在南方,有濕婆派,毗濕奴派,性力派。也有印度廟在辛布。不丹也有苯教,但大部分已經被紅教吸收。
第一世 Ugen Wangchuk(左一);1907年建國 國家議會與政府單位開始建立,君主世襲制度開始。
第二世 Jigme Wangchuk(左二)1926-1952以穩定政治為主。
第三世 Jigme Dorji Wangchuk(中)1952-1972年著力推動現代化過程,被稱為「現代不丹之父」。
第四世 Jigme Singye Wangchuck(右二);1972-2008當時接任時年僅17歲,為世界上最年輕的領導者,有「平民君主」之稱。
第五世 Jigme Khesar Namgyel Wangchuck(右一);2008年接任2008年2月不丹政治體制由君主制改為議會民主制,推動邁向「民主」。
在不丹是看不到現代化的建築,所有房子外觀都要傳承藏傳佛教的藍、白、紅、黃、綠等色彩,象徵五行、祈求好運,獨具一格的雕刻加上豔麗顏色及圖案,展現工藝技能及精緻美學。
不丹人心中最神聖的佛寺,位在海拔3750公尺上,建於1692年相傳是蓮花生大師從印度傳佛法到西藏時經過此地閉關三個月之處。
寺廟猶如鑲嵌於懸崖之上,另人贊歎古人的鬼斧神工。
在不丹看不到西式建築或豪華住宅,每棟房屋都依政府規定,白色的牆,多格狀木製窗櫺,鐵皮屋頂,保持不丹獨特的傳統建築。
製作攝影日期:2009/02
飛過千重山,萬重嶺,浮現眼前的是白雪皚皚,綿延起伏的喜馬拉雅山山脈。 |
飛機緩緩降低高度漸漸靠近,巍巍山峰逐漸清晰。 |
蓊鬱的峽谷,層層的梯田,點綴著幾間精緻木屋。 |
順著峽谷飛行,降落於夾在兩旁雄偉山脈中間的巴羅(Paro)機場。 |
翠綠屋頂的巴羅機場位在海拔2,280公尺上, 筆直的跑道是不丹唯一一條最直的路。 |
國旗 |
不丹從7世紀起屬吐蕃之地(門隅)。8世紀,蓮花生曾至不丹傳教。9世紀開始形成獨立部落。12世紀後藏傳佛教竺巴噶舉派逐漸執掌權力實行政教合一。18世紀後期英國侵入,淪為英國的保護地,1907年建立不丹王國,之後對外關係接受英國「指導」;印度獨立後於1949年8月同不丹簽訂條約,對外關係接受印度「指導」。1971年不丹加入聯合國,1973年成為不結盟運動成員,1985年成為南亞區域合作聯盟成員。
國徽 |
不丹位於亞洲南部,喜馬拉雅山南坡的內陸國家,西北部、北部和東部與中國接壤,西部、南部與印度錫金西孟加拉邦交界。該國北部山區氣候寒冷(阿爾卑斯氣候),中部河谷氣候較較溫和,南部丘陵平原屬濕潤的亞熱帶氣候,地理上屬南亞區域。全國森林覆蓋率為72%,為南亞第一。國內最高山峰為位於中國和不丹的邊境地區的幹卡本森峰,高度有海拔7570米。
不丹人口67萬人,主要居民為不丹族和尼泊爾族(也有部分印度外勞),不丹族主要分佈在西部,約為人口的65%,尼泊爾族分佈在南部,超過35%,另外還有藏族人。
宗喀語和英語為官方用語,尼泊爾族人講尼泊爾語。不丹是一個全民信教的宗教國家,國教是金剛乘,主要是竹巴噶舉派,25%信奉印度教。最早的寺廟建於637年。印度教徒主要在南方,有濕婆派,毗濕奴派,性力派。也有印度廟在辛布。不丹也有苯教,但大部分已經被紅教吸收。
第一世 Ugen Wangchuk(左一);1907年建國 國家議會與政府單位開始建立,君主世襲制度開始。
第二世 Jigme Wangchuk(左二)1926-1952以穩定政治為主。
第三世 Jigme Dorji Wangchuk(中)1952-1972年著力推動現代化過程,被稱為「現代不丹之父」。
第四世 Jigme Singye Wangchuck(右二);1972-2008當時接任時年僅17歲,為世界上最年輕的領導者,有「平民君主」之稱。
第五世 Jigme Khesar Namgyel Wangchuck(右一);2008年接任2008年2月不丹政治體制由君主制改為議會民主制,推動邁向「民主」。
晨曦微暖,谷地雲霧縹渺, 巴羅河谷地安祥的讓人心醉。 |
雲霧化為陽光,清晰的河谷,蒼翠的遠山,蔚藍的天空,彷彿置身在天堂。 |
悠悠融冰水, 穿過小鎮澆灌著阡陌農田。 |
清澈的河水淙淙流經古木橋,這是電影小活佛拍攝的場景之一。 |
巴羅宗 Paro Dzong ~1646年建在2千多公尺的溪谷上,不丹75%信奉藏傳佛教,每個城市有一座「政教中心」,稱為Dzong(宗)。 |
在燈光朗照下,巴羅宗閃爍熠熠的光輝。 |
從下榻旅館房間拍攝恢宏的巴羅宗 |
塔宗Ta Dzong ~ 於1641年為抵禦外侵,建造的一座圓形塔狀瞭望台,現改為博物館。 |
博物館內有五層,展示古代、近代歷史及佛教等文物。 |
這裏沒有麥當勞,沒有7-11,只有小雜貨店,裏面掛滿各式各樣的東西。 |
硬如木頭的犛牛皮,以慢火熬成可口美味的湯。 |
不管男女都喜歡嚼檳榔,先在葉片上面, 枺上白色石灰,再將檳榔剖半包裹起來。 |
硬如白石的起士,做成長方形小塊狀,再串成一串串出售。 |
高山地區,資源匱乏,「辣椒煮起士」是最麻吉的一道家常菜, 離開不丹再也吃不到的天然美味。 |
策秋Tshechu~是傳統的面具舞,俗稱跳神,是蓮花生大師(Guru Rimpoche)的莊嚴慶典。 |
身著斑斕彩衣,頭戴面具,扮演人、神、動物或鬼怪,以祈福驅邪,勸人向善的儀式。 |
虎穴寺(大倉寺)Taktshang Monastery |
寺廟猶如鑲嵌於懸崖之上,另人贊歎古人的鬼斧神工。
藏傳佛教中最尊崇的六字箴言,「唵、嘛、呢、叭、咪、吽」,刻在登山口起點處的大石頭上,傾斜陽光照耀下,更凸顯出來。健行到虎穴寺約3-4小時。 |
經輪塔矗立在筆直的松林裏。林間溪水,日夜永不止息,默默推動著經輪。 |
一路經幡在陽光下隨風飄揚,信徒在布帛印上經文,製成幡懸掛起來,每當經幡被風吹動,就等於將經文向上天誦讀一遍,與口誦有同樣積善修行的功用。 |
放眼望去是蔥綠樹林,林地覆蓋率高達72%,庇護著無數生靈,也是國家的重要資源。 |
在途中有家餐廳供應餐點,走累了就到這裏休息補充體力,再繼續上路。 |
延著峭壁蜿蜒的山路,忽上忽下,一步一腳印,要有體力及耐力,才能達成朝聖夢想。 |
人民溫文有禮,靦腆和善,國民所得雖不高,似乎貧窮,心靈卻富足,生活快樂無比。 |
在高山岩壁風水好的地方,常可見到白色陀螺狀物,裏面裝有骨灰; 岩壁上長滿綠色植物,可治腹瀉,當地居民上山採集,以備不時之需。 |
小狗沐浴在暖陽中,聆聽著山風推動經輪的清脆聲,看著熙來攘往朝聖的虔誠信徒。 |
懸崖峭壁,涓涓流水, 鑲嵌著寺廟,渾然天成。 |
巴羅河谷上的虎穴寺,近在咫尺, 就像黏在峭壁上。 |
山頂的風朗誦經幡上的祈禱文,傳達對天神、山神的崇敬。 |
佛寺依山據地修建,各寺內銅雕佛像巨大浩幅,普巴金剛護法神之類的彩繪壁畫,都是先畫在布上,再粘於牆上,莊嚴神聖,是集藝術與風光於一體的寺廟。 |
位在卓木拉里山脈下的Drukgy Dzong,居高臨下的城堡守衛著山腳下的村莊 |
城堡建於1646年,當時為防禦西藏軍隊入侵,所建的軍事要塞。 |
卓木拉里山脈 Jhomolhari Range~越過卓木拉里山脈只要一天腳程就到西藏,藏民尊奉為神山,不可攀登,他們相信山有山神,天有天神,而天神以山為階梯,往返於天地之間。 |
Drukgy Dzong |
牆壁彩繪象徵幸福豐饒,驅魔避邪的陽具守護神。 |
難以置信又感到詫異的是,能將陽具與嚴肅的佛教信仰相互結合。一些寺廟除了供奉佛像外,也供奉木製陽具器物,由住持以陽具輕敲信眾頭頂祈福,也可讓求子的婦女早日懷孕生子。 |
建於1300年,坐擁在藍天白雲下,是不丹最古老的寺廟。 |
三座不同國家的舍利塔(不丹、西藏、尼泊爾)座落在三河匯流處(Thimphu Chu、Paro Chu、Wang chu)。源源不絕的冰融雪水,自喜馬拉雅山流下,轉換成電力, 71%的水力發電輸出到印度,獲得40%的外匯收入,為國家主要收入來源。 |
佛塔內的靈魂化為一縷清煙,飄上天堂。 |
亭布 Thimphu~不丹的首都,大西丘宗Tashichho Dzong 位於海拔2,300公尺,是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中心。 |
大西丘宗Tashichho Dzong 是最古老的喇嘛廟,建於13世紀,不丹第五世國王Jigme Khesar Namgyel Wangchuck在這宮殿內舉行登基大典,正式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年輕的國王。 |
不丹政教始終和平共存於一個屋簷下,最古老的喇嘛廟內有學生約2000名。 |
富麗又高雅的建築為國王及政府官員的辦公室,也是重要政經活動的舉辦地。 |
宗的屋角獸吻飛簷用獅子、龍和麒麟等動物雕像做裝飾。不丹人除了穿國服外,進入正式場合還要披上披肩。 |
在不丹沒有紅綠燈,全國僅有的一個交通警衛崗哨,位在首都亭布,其建築仍維持不丹的傳統風格。 |
National Memorial Chorten~ 天微亮虔誠信徒手持著經輪,順著時鐘繞著佛寺踱步,身體繞著大圈圈, 手上繞著小圈圈,周而復始,永不停地轉動。 |
境內都是高山、峽谷,占全國98%,人民有80%務農,只能闢建梯田種植農作物,全國可耕地不到一成,2%土地是終年覆蓋白雪。 |
喜馬拉雅山脈美景,時時浮現在眼前。 |
不丹唯一的一條東西向公路上,沿途百花齊放,Magnolia花是造紙的主要原料; 不丹造紙還是沿襲古老技術與方法,為保護環境,全國禁止進口塑膠袋,也全面禁菸。 |
Dochula Pass 凱旋佛塔~矗立在大丘拉道上的108座佛塔, 遙遙相對著喜馬拉雅群山美景。 |
凱旋佛塔是不丹四世國王,當時親自領軍清掃邊境民兵,國王的皇后為祈福而建造, |
從這裏遠眺綿延不絕的喜馬拉雅山脈是最佳的地點。 |
普那卡Punakha~是不丹的舊都,也是皇室及高僧的冬宮;普那卡宗被父母河圍繞,安祥地依偎在蔥綠的森林中,顯示出古典的優雅;普那卡宗以一條木橋與對岸連接。 |
古風與新潮交織,手拿手機如經輪,正一步步邁向現代化。 |
悠然自得漫步於青山綠水中,享受那不疾不徐,唯屬於不丹的從容與快樂。 |
金碧輝煌的大殿,供奉著釋迦牟尼佛及建宗始祖蓮花生大師。 |
大殿立柱全部以銅皮鏤刻吉祥花紋、草、人物,再通體鍍金;平常是做為喇嘛們的經堂。 |
門框飾以細緻的雕花,大殿正門以幾何圖形壁畫裝飾,顯示大膽色彩創新與獨特藝術魅力。 |
鑼聲響起時,喇嘛們從四處飛奔到大殿上課 |
Gangtey 甘塘谷地~射箭是不丹的國術,從弓箭的執箭,到瞄準射出,每個都是穩健的神射手,第四世國王除了是箭射高手外,也是足球明星射手。 |
勝利的歡呼!在公共場合每個人按規定身著國服,男人穿Gho(幗),一件連身及膝短袍,下著長筒襪,女生穿Kira(旗拉),連身長裙加小外套;國王也不例外。 |
雪山下快樂天真笑容的遊牧民族小朋友(小的大槪才4、5歲)也遵守穿著國服Gho(幗)。 |
上到三千多公尺海拔,視野更開闊,眼見犛牛四處優遊,遊牧民族以犛牛為生。 |
珍奇異獸 ,不丹的國獸--Takin 羚牛,頭似馬、角似鹿、蹄似牛、尾似驢, 以整體來看,卻一無所像,故俗稱「四不像」即不丹宗喀語「羊頭氂牛身」。 |
Phobjikha有小瑞士之稱,優美谷地一到初冬瀕臨絕種的黑頸鶴,遠從西伯利亞飛來此渡冬。 |
為保謢黑頸鶴,政府禁止任何電線拉入這片淨土,全面提供最先進的太陽能發電設備。 |
晨起,乍見窗外景象彷彿披上大幅帷幕,薄霧繚繞著巴羅宗,若隱若現,離別的心,依依不捨! |
飛機穿破雲層,棉絮般的朵朵白雲鋪陳腳底,不丹王國有如深藏在喜馬拉雅山下的隱士國。 |
製作攝影日期: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