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灣海域的跨海大橋




杭州灣海域的跨海大橋,它北起浙江嘉興海鹽鄭家埭,南至寧波慈溪水路灣,全長36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比連接巴林與沙特的法赫德國王大橋還長11公里,成為繼美國的龐恰特雷恩湖橋後世界第二長的橋樑。


大橋按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設計時速100公里/小時,設計使用年限100年,總投資約140億元。 2003年11月14日開工,2008年5月1日晚11時58分正式通車。


 大橋本身的經濟效益是吸引投資者看好的重要基礎。據交通流量調查推測,2009年通過大橋的車流量達5.2萬輛,2015年達8萬輛,2027年達9.6萬輛。


杭州灣大橋地圖


大橋總投資預計超過140億人民幣,來自民間的資本佔了總資本的一半,大橋收費年限為30年,收費標準預計為55元/輛。


大橋是中國自行設計、自行管理、自行投資、自行建造的,工程創6項世界或國內之最,用鋼量相當於7個“鳥巢”。可以抵抗12級以上颱風。


大橋在海面​​上有4個轉折點,從空中鳥瞰,平面上呈"S"形蜿蜒跨越杭州灣,線形優美,生動活潑。


從立面上看,大橋也並不是一條水平線,而是上下起伏,在南北航道的通航孔橋處各呈一拱形,使大橋具有了起伏跌宕的立面形狀。


大橋設南、北兩個航道,其中北航道橋為主跨448米的鑽石型雙塔雙索面鋼箱樑斜拉橋,通航標準為3.5萬噸級輪船。


南航道橋為主跨318米的A型單塔雙索面鋼箱樑斜拉橋,通航標準為300​​0噸級輪船。


其餘引橋採用30米至80米不等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樑結構。非通航孔分北、中、南引橋3大塊,其中海上部分橋樑長32公里。


在離南岸大約14公里處,有一個面積達1.2萬平方米的海中平台。該平台在施工期間,作為海上作業人員生活基地,海上救援、測量、通信、海事監控平台。


大橋建成後,這一海中平台則是一個海中交通服務的救援平台,同時也是一個絕佳的旅遊休閒觀光台。


整個海中平台以匝道橋連通大橋,距離大橋約有150米左右。


平台上有一高高的觀光塔,既可俯瞰波濤洶湧的大海,飽覽海上風光,也可以一覽大橋雄姿。


大橋建成後,這一海中平台則是一個海中交通服務的救援平台,同時也是一個絕佳的旅遊休閒觀光台。


科研單位將建立一套大橋設計、建設及養護的科學評價體系,把杭州灣跨海大橋建成"數字化大橋"。


整座大橋將設置中央監視系統,平均每公里就有1對監視器,整座大橋上的一舉一動都將在中央監視系統的"眼"中。


大橋通車儀式於5月1日下午在大橋海中平台附近舉行。


引橋的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