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庫斯Smangus 合興車站
「事在人為,休言萬般皆是命;境由心造,退後一步自然寬。」 ─ 四川 青城山 天師洞楹聯
攝影及編輯整理:
葉碧正(http://facebook.com/pink10084)
千帆過盡的沉寂http://blog.udn.com/pink10084

往「司馬庫斯Smangus」的途中,順道拜訪合興車站。由國道三號竹林交流道下接縣道120往竹東、橫山方向,再轉台3再接縣道120即可抵達,一進入車站古樸的日式木造建築映入眼簾,位於新竹縣橫山鄉的合興車站,屬於內灣支線沿途的車站,合興最早稱為「十分寮」,由於早期內灣附近是以樟腦提煉為主要經濟命脈,因此十分寮的地名就是以製樟腦寮命名的。

合興車站有一項非常特殊的設計,原為「折返式車站」,不過相關設備現已停用拆除。 若仔細觀察車站月台的設計,你會發現這裡有兩處「分離」的月台。當列車進站時並不直接停靠月台,先駛離車站再以倒車的方式進入另一通往月台的軌道,這種方式在臺灣非常少見。此設計乃是因為合興車站的鐵軌的位於上坡轉彎處,為了列車能安全停靠,尤其是載重的貨物列車,必須設計平緩的月台來供列車「停靠」。

2000年10月,合興車站被裁為招呼站從此就不再售票。此處站房漸被棄置,台鐵一度計劃廢站,後經一對夫妻出面認養舊車站,於是促成了合興車站的重生,該站也因為這對夫妻的故事而聲名大噪,繼而被媒體冠上「愛情火車站」這個浪漫的別名。

合興車站,被稱之為「愛情火車站」,雖含有某種商業包裝及發展觀光的目的,但一座歷經歲月滄桑的老車站,能觸動人們內心深處的回憶,它的存在,象徵著永恆,令人感動。

攝影(地點):內灣支線合興車站─新竹縣橫山鄉力行村中山街一段17號

繼續往「司馬庫斯Smangus」的途中,來到內灣支線內灣車站,位於新竹縣橫山鄉內灣村中正路,是西部幹線鐵路新竹支線內灣線的終點站,新竹到內灣的總長約27.9km,原本是為了配合林木及煤炭的運送,在盛產煤礦的四十年代曾經是盛極一時。

內灣火車站附近有內灣戲院,民國三十九年,在主人楊盛泉的籌劃下,由竹東泥水匠師傅范進發所建造成木造二層樓日式風格的戲院,在過去時代,提供了在山林中辛苦勞動的工人娛樂的場所,在當時曾經名噪一時,至今仍保留當初原貌,目前為台灣保存最好的古老木造戲院。民國七十年戲院關閉之後曾荒廢二十多年,屋主楊先生在民國九十一年重新整理,將舊戲院改造成一間具復古且很有戲院味道的客家菜餐廳。

繼續從橫山鄉內灣進入尖石鄉,潺潺的溪水與復古詩意的吊橋馬上映入眼簾。順著錦屏道路往前走,「油羅溪」溪水貫穿的溪谷裡,於錦屏村溪畔山谷間有由兩塊大石所堆疊在一起,此處即為有名的「青蛙石」景點,矗立在雄偉壯闊的山勢裡裡 。

要前往尖石最深的部落-司馬庫斯,必須經過位於海拔1450公尺高的「宇老派出所」,也是進入尖石後山的第一個派出所,是尖石鄉前、後山地區的分界。「宇老分駐所」的兩側築有景觀台,可分將前後山的景緻盡收眼底,可眺望清晨山嵐夢幻的景色,中午山谷生氣盎然的翠綠山坡,或是夜晚繁星點點的浪漫星空,更是夏季的避暑聖地。

尖石鄉素有人間最後一片淨土的美名,新竹縣尖石鄉通往「黑森林部落」司馬庫斯,會經過秀巒村,隸屬新竹縣尖石鄉,坐落在大漢溪源流、泰崗溪與白石溪匯流的溪谷中。

秀巒溫泉在秀巒村外的河谷中,為原始野溪溫泉,溪旁數處泉湧不絕,水質甚佳,泉溫大約攝氏40~50度間,屬弱鹼性碳酸泉。因交通不便,開發甚少,照片中上方可看到頗富原始情調的「控溪吊橋」。

秀巒溫泉位在新竹尖石鄉秀巒村,共有兩處野溪溫泉,全都是由石縫所湧出的,許多民眾以石塊堆砌成溫泉池,在山林懷抱中享受著最天然的溫泉,由於溫泉就在溪流旁,可用溪水來調節溫泉的熱度,水質極佳浸泡溫泉後的肌膚充滿滑潤感。

下至溪谷約30多公尺左右,站在大石眼前望去為泰岡溪支流,陡峭溪谷,甚為壯觀。從溫泉往下游望去,為溪流切割後大岩石,狀似軍艦艇頭,俗稱軍艦岩。目前尚未進行觀光開發,較無現代化的設施,交通也較為不便,不過擁有天然的山林風光也讓秀巒溫泉成為遊遊景點。

秀巒第二處野溪溫泉,位於檢查哨右下方處,溫泉共有大小小四處,距離相當近,適合全家大小共浴,泉溫以較小溫度較高,其他三處不等,亦可從小池泡泡,換大池也泡泡,喜愛三溫暖的朋友,也可一冷一熟地隨時變換溫度,盡情享受泡湯之樂。

攝影(地點):車輛行駛於無數蜿蜒的山路我們終於到了目的地—司馬庫斯。
司馬庫斯(泰雅語Smangus),是位於台灣新竹縣尖石鄉後山最高海拔的一個泰雅族部落。雖然位處深山交通不便,卻因神木群開始發展觀光,現在更成為頗受到歡迎的旅遊地點。

位於新竹縣尖石鄉海拔一千五百公尺高山上的司馬庫斯可能是台灣最深僻的原住民部落。
這裡在一九七九年才開始有電力供應,對外道路更在一九九五年底才開通。在對外道路開通之前,居民只能花數小時以徒步方式越過河谷到達新光部落,再利用當地的道路和外界聯繫、取得民生物資。

攝影(地點):司馬庫斯部落教室
回首司馬庫斯部落發展生態旅遊,早在1991年便由部落成員成立觀光發展委員會,為避免道路開挖、大量遊客湧入對於部落所在的溪谷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結合生態資源與觀光發展的概念,目前許多山區部落也努力效法司馬庫斯,希望藉由生態旅遊,尋求在當地永續生活下去的機會。

至於司馬庫斯地名的由來,據部落耆老口述,是為了紀念一位名為 Mangus(馬庫斯)的祖先,Smangus(司馬庫斯)則是對於這位祖先的尊稱。

司馬庫斯位於新竹山區雪山山脈主稜的山腰,面朝塔克金溪溪谷,全為泰雅族人。
居民早期主要以農業為主,農產品有小米、水蜜桃、蔬菜等。近年來觀光業開始發展,居民轉向以觀光業為主,並且有民宿、餐聽等漸次成立,

攝影(地點):宛如世外桃源的司馬庫斯
一九九五年底對外道路開通,司馬庫斯終於能夠跨越藩籬與外界直接溝通;長久封閉而與世隔絕的部落,在司馬庫斯人共同努力經營下,正吸引眾多喜愛司馬庫斯遺世獨立風貌的遊客,源源不斷的前來拜訪。

泰雅族人對於本族的起源有多種傳說,大致上多認為發源地在南投縣或大霸尖山一帶。屬於泰雅族的司馬庫斯人,根據耆老的口述裡,自認祖先來自南投縣仁愛鄉(今瑞岩部落),在大霸尖山附近分散(思源啞口)。

這裡是北台灣的至高點,從高處望去,可以見到各個不同的流域,族人再分別往北、東、等不同方向遷徙。其中一支到達今日塔克金溪左岸的鎮西堡、新光一帶,並繼續擴展至泰崗、秀巒、田埔等地,這群人被稱為 Knazi。

另一支則朝今天塔克金溪右岸的司馬庫斯一帶前進,並繼續向北擴展至今玉峰、那羅一帶,形成 Mrqwang 支族。因此司馬庫斯與同屬 Mrqwang 的玉峰、那羅等地關係較近,與僅一河之隔、屬於 Knazi 的新光部落反而關係較遠。

司馬庫斯部落宛如一個超級大家庭,當中有人負責燒菜煮飯、有人負責農耕、有人負責修剪果樹,共同經營的層面,不僅止於民宿與雅竹餐廳這個部分,更是包括了所有的土地經營及果樹管理。
步行於司馬庫斯步道,眺望遠處群山 天空只有幾朵白雲,遠處群山清晰可見

攝影(地點):夜晚的司馬庫斯教堂
1948年司馬庫斯族人余國進參加附近抬耀部落的基督教聚會,並帶回司馬庫斯部落,從此基督教開始進入當地,當地大多居民為基督徒,1999年並建立了新的教堂。

揮別司馬庫斯 回程駐足在夜幕漸漸低垂的「愛情火車站」
此刻心上的重擔卸落 原來生命是要不斷地受傷和不斷地復原 原來生活也是可以這樣的寧靜安詳

賦歸時凝視夜幕低垂的「愛情火車站」─合興車站
攝影及編輯整理:
葉碧正(http://facebook.com/pink10084)
千帆過盡的沉寂http://blog.udn.com/pink10084

往「司馬庫斯Smangus」的途中,順道拜訪合興車站。由國道三號竹林交流道下接縣道120往竹東、橫山方向,再轉台3再接縣道120即可抵達,一進入車站古樸的日式木造建築映入眼簾,位於新竹縣橫山鄉的合興車站,屬於內灣支線沿途的車站,合興最早稱為「十分寮」,由於早期內灣附近是以樟腦提煉為主要經濟命脈,因此十分寮的地名就是以製樟腦寮命名的。

合興車站有一項非常特殊的設計,原為「折返式車站」,不過相關設備現已停用拆除。 若仔細觀察車站月台的設計,你會發現這裡有兩處「分離」的月台。當列車進站時並不直接停靠月台,先駛離車站再以倒車的方式進入另一通往月台的軌道,這種方式在臺灣非常少見。此設計乃是因為合興車站的鐵軌的位於上坡轉彎處,為了列車能安全停靠,尤其是載重的貨物列車,必須設計平緩的月台來供列車「停靠」。

2000年10月,合興車站被裁為招呼站從此就不再售票。此處站房漸被棄置,台鐵一度計劃廢站,後經一對夫妻出面認養舊車站,於是促成了合興車站的重生,該站也因為這對夫妻的故事而聲名大噪,繼而被媒體冠上「愛情火車站」這個浪漫的別名。

合興車站,被稱之為「愛情火車站」,雖含有某種商業包裝及發展觀光的目的,但一座歷經歲月滄桑的老車站,能觸動人們內心深處的回憶,它的存在,象徵著永恆,令人感動。

攝影(地點):內灣支線合興車站─新竹縣橫山鄉力行村中山街一段17號

繼續往「司馬庫斯Smangus」的途中,來到內灣支線內灣車站,位於新竹縣橫山鄉內灣村中正路,是西部幹線鐵路新竹支線內灣線的終點站,新竹到內灣的總長約27.9km,原本是為了配合林木及煤炭的運送,在盛產煤礦的四十年代曾經是盛極一時。

內灣火車站附近有內灣戲院,民國三十九年,在主人楊盛泉的籌劃下,由竹東泥水匠師傅范進發所建造成木造二層樓日式風格的戲院,在過去時代,提供了在山林中辛苦勞動的工人娛樂的場所,在當時曾經名噪一時,至今仍保留當初原貌,目前為台灣保存最好的古老木造戲院。民國七十年戲院關閉之後曾荒廢二十多年,屋主楊先生在民國九十一年重新整理,將舊戲院改造成一間具復古且很有戲院味道的客家菜餐廳。

繼續從橫山鄉內灣進入尖石鄉,潺潺的溪水與復古詩意的吊橋馬上映入眼簾。順著錦屏道路往前走,「油羅溪」溪水貫穿的溪谷裡,於錦屏村溪畔山谷間有由兩塊大石所堆疊在一起,此處即為有名的「青蛙石」景點,矗立在雄偉壯闊的山勢裡裡 。

要前往尖石最深的部落-司馬庫斯,必須經過位於海拔1450公尺高的「宇老派出所」,也是進入尖石後山的第一個派出所,是尖石鄉前、後山地區的分界。「宇老分駐所」的兩側築有景觀台,可分將前後山的景緻盡收眼底,可眺望清晨山嵐夢幻的景色,中午山谷生氣盎然的翠綠山坡,或是夜晚繁星點點的浪漫星空,更是夏季的避暑聖地。

尖石鄉素有人間最後一片淨土的美名,新竹縣尖石鄉通往「黑森林部落」司馬庫斯,會經過秀巒村,隸屬新竹縣尖石鄉,坐落在大漢溪源流、泰崗溪與白石溪匯流的溪谷中。

秀巒溫泉在秀巒村外的河谷中,為原始野溪溫泉,溪旁數處泉湧不絕,水質甚佳,泉溫大約攝氏40~50度間,屬弱鹼性碳酸泉。因交通不便,開發甚少,照片中上方可看到頗富原始情調的「控溪吊橋」。

秀巒溫泉位在新竹尖石鄉秀巒村,共有兩處野溪溫泉,全都是由石縫所湧出的,許多民眾以石塊堆砌成溫泉池,在山林懷抱中享受著最天然的溫泉,由於溫泉就在溪流旁,可用溪水來調節溫泉的熱度,水質極佳浸泡溫泉後的肌膚充滿滑潤感。

下至溪谷約30多公尺左右,站在大石眼前望去為泰岡溪支流,陡峭溪谷,甚為壯觀。從溫泉往下游望去,為溪流切割後大岩石,狀似軍艦艇頭,俗稱軍艦岩。目前尚未進行觀光開發,較無現代化的設施,交通也較為不便,不過擁有天然的山林風光也讓秀巒溫泉成為遊遊景點。

秀巒第二處野溪溫泉,位於檢查哨右下方處,溫泉共有大小小四處,距離相當近,適合全家大小共浴,泉溫以較小溫度較高,其他三處不等,亦可從小池泡泡,換大池也泡泡,喜愛三溫暖的朋友,也可一冷一熟地隨時變換溫度,盡情享受泡湯之樂。

攝影(地點):車輛行駛於無數蜿蜒的山路我們終於到了目的地—司馬庫斯。
司馬庫斯(泰雅語Smangus),是位於台灣新竹縣尖石鄉後山最高海拔的一個泰雅族部落。雖然位處深山交通不便,卻因神木群開始發展觀光,現在更成為頗受到歡迎的旅遊地點。

位於新竹縣尖石鄉海拔一千五百公尺高山上的司馬庫斯可能是台灣最深僻的原住民部落。
這裡在一九七九年才開始有電力供應,對外道路更在一九九五年底才開通。在對外道路開通之前,居民只能花數小時以徒步方式越過河谷到達新光部落,再利用當地的道路和外界聯繫、取得民生物資。

攝影(地點):司馬庫斯部落教室
回首司馬庫斯部落發展生態旅遊,早在1991年便由部落成員成立觀光發展委員會,為避免道路開挖、大量遊客湧入對於部落所在的溪谷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結合生態資源與觀光發展的概念,目前許多山區部落也努力效法司馬庫斯,希望藉由生態旅遊,尋求在當地永續生活下去的機會。

至於司馬庫斯地名的由來,據部落耆老口述,是為了紀念一位名為 Mangus(馬庫斯)的祖先,Smangus(司馬庫斯)則是對於這位祖先的尊稱。

司馬庫斯位於新竹山區雪山山脈主稜的山腰,面朝塔克金溪溪谷,全為泰雅族人。
居民早期主要以農業為主,農產品有小米、水蜜桃、蔬菜等。近年來觀光業開始發展,居民轉向以觀光業為主,並且有民宿、餐聽等漸次成立,

攝影(地點):宛如世外桃源的司馬庫斯
一九九五年底對外道路開通,司馬庫斯終於能夠跨越藩籬與外界直接溝通;長久封閉而與世隔絕的部落,在司馬庫斯人共同努力經營下,正吸引眾多喜愛司馬庫斯遺世獨立風貌的遊客,源源不斷的前來拜訪。

泰雅族人對於本族的起源有多種傳說,大致上多認為發源地在南投縣或大霸尖山一帶。屬於泰雅族的司馬庫斯人,根據耆老的口述裡,自認祖先來自南投縣仁愛鄉(今瑞岩部落),在大霸尖山附近分散(思源啞口)。

這裡是北台灣的至高點,從高處望去,可以見到各個不同的流域,族人再分別往北、東、等不同方向遷徙。其中一支到達今日塔克金溪左岸的鎮西堡、新光一帶,並繼續擴展至泰崗、秀巒、田埔等地,這群人被稱為 Knazi。

另一支則朝今天塔克金溪右岸的司馬庫斯一帶前進,並繼續向北擴展至今玉峰、那羅一帶,形成 Mrqwang 支族。因此司馬庫斯與同屬 Mrqwang 的玉峰、那羅等地關係較近,與僅一河之隔、屬於 Knazi 的新光部落反而關係較遠。

司馬庫斯部落宛如一個超級大家庭,當中有人負責燒菜煮飯、有人負責農耕、有人負責修剪果樹,共同經營的層面,不僅止於民宿與雅竹餐廳這個部分,更是包括了所有的土地經營及果樹管理。
步行於司馬庫斯步道,眺望遠處群山 天空只有幾朵白雲,遠處群山清晰可見

攝影(地點):夜晚的司馬庫斯教堂
1948年司馬庫斯族人余國進參加附近抬耀部落的基督教聚會,並帶回司馬庫斯部落,從此基督教開始進入當地,當地大多居民為基督徒,1999年並建立了新的教堂。

揮別司馬庫斯 回程駐足在夜幕漸漸低垂的「愛情火車站」
此刻心上的重擔卸落 原來生命是要不斷地受傷和不斷地復原 原來生活也是可以這樣的寧靜安詳

賦歸時凝視夜幕低垂的「愛情火車站」─合興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