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力神經機制
人的行為是由意念而生,因此探討人的行為,尤其是像創造力這種相當抽象、不易捉摸的意念,必須由腦開始談起,因為腦是人類意念產生的地方。過去兩千年來,我們都認為心與物是分離的,心可以越物而存在。但是近年來,因為腦造影技術的精進,我們可以直接在大腦中觀察到意念的產生,也可以透過大腦實驗,直接用電流通過插在某部位的探針而引發出某個行為來(如將五個微安培的電流通過插在杏仁核的探針便可以引發出暴力的行為,如果將探針放在布羅卡區,通上電流,病人雖然想說話,張開嘴卻沒有聲音出來),這些都讓我們看到了腦跟行為有直接的關係:當大腦改變時,行為便隨之改了。
事實上,臨床醫生很早便知道大腦受傷,行為改變。如果受傷的區域在前額葉,那麼連人格都隨之改變。所以最近美國愛荷華州醫學院的狄馬吉奧教授寫了一本書叫「笛卡兒的錯誤」,終結了三百年來心物一元或二元的辯論,也使行為學家不再從外面去尋找行為發生或改變的原因,而直接從大腦中去探索了。因此,今天要談創造力,必須從大腦的神經機制來談才是正本清源。
如果不從最基本的大腦機制來看創造力產生的原因,只從表象上去說創造力是什麼,不是什麼,是無法真正提昇創造力的。
創造力是數條神經迴路碰觸所產生的火花,它是個可遇而不可求的現象,我們可以培養適合創造力發展的環境(增加神經迴路的連接),卻不可能像物理化學一樣,提出條件後,創意就必然產生。因為創造力並不是應我們要求便會產生,它也不是去補習班就可以補出這個能力。事實上,它與一般知識的獲得正好相反,越是努力要有創意,越是「急切不可得」。反而是在散步時,睡眠作夢時,創意出現。例如苯的分子結構便是德國的一位化學家在作夢時,夢到一條蛇在咬牠的尾巴,他一驚而醒,突然想到如果苯的化學結構成為環形則一切迎刃而解。過去,我們對睡眠或作夢的情形不甚瞭解,因為人睡著了不能說話;現在因為我們可以從核磁共振中直接看到一個人在睡覺和作夢時的大腦情形,我們對創造力的產生已有更深層的瞭解。
科學家發現人在睡覺時大腦不但沒有在休息,它比平日工作的還辛苦。尤其作夢是將白天發生的事拿出來整理,所以古人說「溫故而知新」,「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是正確的。作夢時核磁共振的大腦圖片,顯現枕葉的神經迴路的活化的很厲害,前額葉也是,表示它是將白天在思考的東西拿出來在夢中整理,因為睡著了沒有了意識,所以一些抑制性的思考(如不符合教條所以不予考慮的一些因素)便可以在夢中出現。思想往往在去掉教條的束縛、世俗的限制後,得以自由發揮,所以答案常會在夢中出現。
最近有個研究,實驗者請大學生到實驗室中來做個難題解決(Problomsolving)的問題,隔了十二小時後再回到實驗室來做一遍。實驗者把學生分成二組,第一組是早晨十點來做問題解決,隔了十二小時後,晚上十點再來做一遍。第二組是晚上十點來做,隔了十二小時睡完一覺後,第二天早上十點再回來做。結果有回家去睡—覺的第二組,第二天早上一進實驗室,看到題目便說「老師,我會做了,我看出它們之間的關係了」。二十二名學生中,有十三名因為睡了一覺而看出解題的絕竅。而第一組沒有睡覺的學生,二十二人中只有五名解出來。所以問題解決或創造力這種不是一加一等於二可以用公式去套的東西,必須在神經迴路充分自由活化的情況下才能發生。那麼如何使神經迴路活化的多,連接的密呢?
從神經學的研究上,我們知道經驗可以影響神經的連接,而神經連接的密度與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創造力有關。所以經驗可以影響創造力。經驗的取得有兩種:自身經歷的經驗與閱讀內化而來前人的經驗,這兩種都能增加神經連接的密度。下面先粗淺的介紹一下我們的大腦與神經迴路。
我們的大腦在出生時有十兆的神經元,其實是比我們需要的多,但因為腦用了它重量十倍的能源(大腦占體重的2%,但是用掉20%的能源),所以人在出生後就開始把不需要用到的神經元修剪掉,以節省能源。我們的每一個神經元可以與別的神經元有一千個以上的連接,因此大腦就像紐約市的電話總機一樣,是個非常繁忙的網路。這個網路連接的有效性就決定了我們的智慧。比如說,常常打的電話會有直撥的捷徑,不再需要轉接,而一個許久不打的路線便會被別人借去用了。所以要有創造力,必須要有四通八達密切連接的神經網路。
你在看到一個東西時,這個東西所激發的電波(大腦中是個電流的傳導方式,也就是說,眼睛看到的是光波,耳朵聽到的是聲波,但是進入大腦後全部得換成電波,彼此才能交談),能引發別的神經迴路活化,這條迴路又去激發另一條與它有連接、但是與第一條沒有連接的神經迴路活化。這一趟下來,神經網路越密的人,他的點子就越多,他的創造力也越強了。
例如,在心理學上我們對創造力的定義是「從兩個不同的東西找出第三個新的用途」,這個定義在神經學上就是兩個神經迴路連到了一起,激發了第三個神經迴路。歷史上很多的發明都可以用「靈光一閃」來形容當時的情境,這個靈光一閃可以說就是電流碰觸在一起所發出的火花。因此神經連接的越密,就越有激出火花的可能性。那麼,什麼東西可以增加神經連接密度,使這個創意的火花出現呢?科學家努力尋找了很久之後,赫然發現答案竟是我們每天在做,毫不起眼的行為—閱讀。因為閱讀可以增加我們的背景知識。
閱讀是一個主動的資訊吸取歷程,每一個字會激發一連串與它有關的神經迴路。我們在閱讀時,每一個字的形音義在腦海中都會出現,各自激發跟它有關的神經迴路,而且不只是義旁會激發跟它有關的意義,連聲旁的意義都會出現。
例如「時」這個字,「日」是意旁,告訴我們這個字與日的意義有關;「寺」為聲旁,告訴我們這個字念音與寺相近。但是我們用腦波儀誘發電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做實驗,發現在訊息進入大腦的五十毫秒(一毫秒為千分之一秒)時,「寺」的意義是有出現的,因為它使得後面出現的「廟」被判斷為是否是一個真字的反應時間變快了(實驗程序為先出現「寺」50毫秒後,出現「廟」,請受試者判斷廟是否為一個中國字。寺與廟中間的間隔長短可由實驗者操弄,以觀察促發效應)。因為「寺廟」是一個頻率很高的聯結,所以雖然寺在「時」上是個音旁,但是它的意義在很短的時間內是有出現的。
這讓我們知道閱讀是個深入的神經歷程,每一個字都激發所有跟它有關的訊息。同時,在另一個實驗上,我們也看到了平常在看一個字時,它的詞性都是在我們不自覺的狀態下在大腦中處理。例如,我們請受試者儘快的判斷「茶壺」、「騎樓」、「房租」、「通告」、「牙膏」、「睡袋」、「球拍」、「導遊」、「牛肉」、「烤箱」、「筆記」、「存摺」等這些字是不是名詞,因為作業很簡單,受試者都很輕鬆自如的完成實驗。結果在最自然的情境下都發現「茶壺」的反應時間比「騎樓」快,「騎樓」比「房租」快,「房租」又比「通告」快。詢問受試者時,他們都不知為什麼。這表示他們並不自覺腦中處理的情形,但是我們設計實驗的人是知道的:因為「茶壺」是名詞/名詞構成的名詞,即「茶」和「壺」兩者皆為名詞(NN),「騎樓」的騎是動詞(VN),而「房租」的租是動詞(NV),而「通告」、「導遊」、「住持」、「存褶」等是動詞/動詞所形成的名詞—這是我們中文的特殊性,兩個動詞放在一起居然成為名詞。
從這個實驗中,我們看到雖然只要求受試者判斷這個字是不是名詞,他的反應時間就受到了構成這個詞的詞性的影響,慢了下來。也就是說,他的大腦有在處理,他自己不知道而已。這個實驗倒過來做,請學生判斷下列字是否是動詞時,他們的反應時間也會因為動詞/動詞所構成的動詞而變得比較快。也就是說當受試者看到:
剝削、搗蛋、粉刷、奴役、變賣、打卡、樹立、物色、打聽、挖角、工讀、把風、逃學、買單、尾隨、掌權、忘記、拋錨、囚禁、魚肉上列這些字時,他們對VV的反應時間(如剝削)是快於NV(粉刷),NV和VN(搗蛋)差不多,而兩者又快於NN(奴役)。
其實這個文字處理現象不一定要做實驗才會知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常常有看到,只是我們不留心罷了。例如我們在晚間看新間時,朋友打電話來了,我們一般不會關掉電視,專心聽朋友說話,我們通常是一個眼睛看電視,—個耳朵聽電話,這種時候我們會說錯話。我們會將電視中的字崁到我們要講的句子中去,而說錯了話。
例如,朋友打電話來邀約說:「喂,SOGO在大減價,我們明天去逛街好不好?」你本來要說:「不行不行,我已經跟某某某約好了,明天去洗頭。」假如電視上打出來的字幕是「呂秀蓮宴請五院院長」,你很可能把話說成:「不行不行,我已經跟呂秀蓮約好了去洗頭。」你會把名詞和名詞互換,動詞和動詞互換,不會亂換的。
如果電視上打出來的是「陳水扁,呂秀蓮午夜密談」,你也仍然只會說「不行,我已經跟呂秀蓮約好了去洗頭」,而不會說「我跟陳水扁約好了去洗頭」,因為洗頭是女生的事。我們在說話時,雖然自己不自覺,但是每個字的意義、詞性都被處理了,不但動詞、名詞等詞性大腦在處理,連陰性、陽性都一併包括在內,所以閱讀的神經活化得的比較深。
我們大腦神經迴路的活化有個特性,就是「全有或全無」(All or none)。—個神經迴路一旦被激發後,我們沒有辦法用意志力去把它關掉,它會在我們大腦中像骨牌效應似的一個推動一個,直到做完為止。很像聖誕節時我們看到聖誕樹上的小燈炮,一個接連一個的亮下去。這個證據在我們生活中也常看到。
比如說,我們在菜市場碰到小學同學時,我們很興奮的向前打招呼,但是卻想不起他的名字。我們甚至記得他坐的位置了,但是就是想不起名字,只好趕快寒暄一下各自回家。你會發現事過境遷,你也不去想它了,它卻會在二、三天以後,睡到一半時,突然想到這個同學的名字。
這個原因是我們已經啟動了搜索名字的神經迴路,雖然我們去做別的事了,但是這個迴路還在大腦中進行。因為我們生活中仍有許多與童年有關的刺激,這個迴路一個一個觸發神經連接,最後到達閾時,同學的名字就出現了。
我們在實驗上看到當「光」這個字出現時,雖然你的眼睛已經移到下面一個字去了,但是「光」卻在你的腦海中激發了光明、光亮、光棍、光彩、光耀、目光、天光、新光等跟光有關的詞。這裡面,光棍是成語詞,即從字面上無法獲得它的意義,因為光棍不是光的棍子,就好像風流不是風在流;新光是專有名詞,新光不是新的光,它是公司的名字。所以當光棍這個詞被激發時,就會使神經迴路分岔,從光棍而激發王老五、結婚、媒婆,而「王老五」又可能激發「王雲五四角字典」,「媒婆」可能會激發「大嬸婆」,「大嬸婆」又可能激發「諸葛四郎」,依個人的經驗而不同。
所以一個有閱讀的孩子,他的詞彙多,神經連接密度深且廣,每一個字的閱讀都會活化腦海中一片的神經迴路。神經活化的越頻繁就越不容易被修剪掉,聯想力也越豐富。知道了大腦的神經機制後,我們回頭去看創造力。
在科學上,發現、發明與創造的層次是不一樣的。發現是東西已在那兒,只是他是第一個知道的人。例如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新大陸並不因為哥倫布而存在,它已經在那裡了。哥倫布的偉大是在那個時代,他有勇氣航向「未知」(unknown),從而到達了別人所未去過的地方。
發明在原創性上的層次就比發現高,因為「發明」所需要的原料已事先存在,但它的組合卻是非常的原創性引列如佛萊明發現盤尼西林:
1928年佛萊明在倫敦聖瑪莉醫院,發現培養皿的細茵被污染了,上面長了綠色的黴。一般人會抱怨自己運氣不好,實驗不成功,只好倒掉,就像農夫看到田裡有野草一樣,是免不掉的無可奈何之事。但是佛萊明在倒掉的一剎那,看到了黴菌旁邊有一圈沒有葡萄球菌,因此推想這個黴菌可能可以抑制細菌的生長,從而發現了盤尼西林。也就是說,盤尼西林是已存在於自然界的,但是觀察力好,思想敏銳的科學家,看到了別人沒有看到的東西,想到了別人沒有想到的用途,所以佛萊明是「發現」了黴菌,「發明」了用途。
這兩種都有時間上早晚的問題,如果哥倫布不發現新大陸,當航海技術進步時,別人一定也會發現它(事實上,現在已有人主張挪威的維京人比哥倫布更早到達美洲,也有少數人認為東晉的法顯曾到過墨西哥海岸);盤尼西林如果沒有在1928年被發現,以後一定也會被發現,因為它已存在於自然界中。這是為什麼時間對科學家來說很重要,都要搶先發表。華生和克里克在1955年「發現」DNA的雙螺旋結構時,全世界已有很多實驗室在做,美國加州史丹佛大學的波林(Linus Carl Pauling)就只差一點,功虧一簣。
發明就不一樣了,它是東西並不存在,因為有這個人而使東西出現。例如愛迪生發明電燈炮,本來這個世界上並沒有電燈炮這個東西的存在,因為有了愛迪生,所以電燈泡才會出現,這個層次就比發現高了很多。在生活上,我們時常不區分發明和發現,其實這兩者在原創性層次上不同。不過愛迪生如果沒有發明電燈泡,別人遲早也會發明,因為製造電燈泡的條件已存在於社會之中了(佛蘭克林已從風箏中知道電的導性,法拉第電解定律也已出現,化學元素和金屬材料的屬性也已知道,可供很多的實驗)。
因此,只有創造這一項是屬於最高層次的原創性,它帶有濃厚的個人色彩,沒有這個人就沒有這個東西。例如世界上如果沒有畢加索這個人,就不可能有畢加索的畫,如果沒有舒伯特這個人,就不會有舒伯特的音樂。這種創造力是有獨特性的,沒有人可以取代的。所以藝術人文方面的創造力叫作創作,而科學上的創造力叫發明。創作與發明都需要一個基本的能力就是觀察力。但是在科學上,除了觀察力還要有正確去解釋這個觀察到現象的能力。這就需要邏輯推理能力和背景知識。
例如伽俐略從望遠鏡中看到月球表面有陰影,但是陰影中有一些亮的光點,這個光點會逐漸擴大,最後跟其他亮的地方結合為一,他就推論月球表面一定是凹凸不平的像地球表面的山一樣。當早晨大陽昇起照在山頭時,山頭是亮的,山腳下還是陰的,太陽越爬高時,陰影逐漸退去,最後當太陽到天頂時,整個山都是亮的,月球並不是像當時人所想像的是個平滑的圓球。現在我們知道伽俐略的推論是正確的。
又如達爾文看到海島上有很多淡水植物,這些淡水植物是怎麼傳到這個無人海島上呢?一個最合理的解釋是鳥爪上沾有一些泥巴,泥巴中含有植物的種子,當鳥類前往海島覓食時,不經意的把這些種子傳播了出去。為了證明這一點,他到他家附近的池塘中挖了三湯匙的泥土放在咖啡杯中,帶回書房去觀察,每長出一顆植物就把它拔出來,使別的植物有空間可以生長。這樣觀察了六個月,他總共拔出了557棵植物。在這小小的咖啡杯中,可以長出557棵植物,他就確定鳥爪中一點點泥土有可能帶有植物的種子到遠方的海島了。所以一個科學家不只是要有觀察力,他還得有正確解釋這個觀察到的現象的能力。最後還得要有作實驗的能力,去驗證自己的假設是否正確。
所以在這裡我們看到了背景知識的重要性,它是創造力的基本條件。諾貝爾生醫獎得主梅達華(Sir Peter Midawar)曾經說過,一個人只要有很好的普通常識(即背景知識),一般的想像力,就可以成為一個有創意的科學家;你不一定要很聰明(clever),但是你一定要對某些東西很聰明(clever about);聰明是天生的,我們沒有辦法改變,但是智慧是後天經驗累積的,是我們努力可以達成的,從而看到別人沒有看到的東西(clever about),使我們的想像力超越時空的限制,飛到更遠的地方。我們從兒童創造力的研究中看到,想像力其實不脫他生活的經驗,叫孩子去想像一個新產品的用途,他常常是只能從他所見所聞的方面去想像。但是當孩子可以閱讀時,書本就打開了他另外一個世界。
創造力需要背景知識可從下面這個例子看出。
有一位年輕的住院醫師在替糖尿病人清洗因為血液循環不好所造成下肢壞疸的膿血時,病人因痛大聲呻吟被路過的主治醫生聽到進來責罵他笨手笨腳。當他垂頭喪氣走出病房時,蒼蠅卻成群地圍繞著他手套上的膿血飛。他突然靈機一動,想到蒼蠅的幼蟲正是吃腐肉長大的蛆,如果把蛆消毒好,放在病人組織壞死的部分,蛆會把腐肉吃乾淨,又不會傷害到好的組織。沒有割到組織,病人自然就不會呻吟。後來這成為清除病人壞死組織很好的一個方法,他也因此發了大財,造就了一個雙贏的局面。
在這裡我們就看到了兩個完全不相干的東西(病人和蒼蠅),但是連在一起時,卻想出了解決病人不時要刮去腐肉才能上藥的痛苦。所以我們看到創造力並不需要高深的學問,怛是卻需要寬廣的背景知識,(知道蒼蠅的幼蟲是吃腐肉,但不吃新鮮的肉),還要有勇於嚐試的精神。
廣泛的生活知識及因閱讀而來的背景知識是創造力的基本條件,閱讀培養邏輯性的思考方式,而邏輯性的推理是創造力的根源。清朝紀曉嵐被流放到新疆伊犁時,天氣乾旱,屯軍為無水所苦,他看到四周無樹,只有城中有棵老樹,枝葉繁茂,便命人從樹根處往下挖數丈,果然掘得一泉,解決了軍民的生計。這是個簡單的推理,樹必須有水才會活,這個老樹在沙漠中歷久而不衰,地下一定有水源,循根往下掘,應該會有地下泉。但是許多人就是不會如此去推理,紀曉嵐比別人多的是他是三榜進士出身,讀了很多書,有邏輯性的思考能力。
豐富的生活常識也與創造力有關。一個建築師建了兩棟相鄰的大樓,落成後中間要鋪連接的步道,要如何鋪才會實用又美觀呢?他囑工人先鋪上草皮,三個月後,他依草皮被踐踏的深淺,在最深的那條路線上鋪上人行道,圓滿地解決了問題。因為人走的次數越多,草皮被踐踏的越厲害,把這條路鋪上人行道就滿足了實際的需求,既保持了最大量的綠地(美觀),又兼顧到了人行走的方便。這些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上會碰到的例子,有創造力的人通常不是知識最深、最聰明的人,但是他一定是最有觀察力、知識最廣的人。因為知識廣在神經學上代表的是各個神經迴路之間的連接很密,可以觸類旁通。
記憶在神經學上的定義是神經迴路的活化,當許多條神經迴路都被活化,共同的相交接點就會產生新的點子的觸發,也就是所謂的創造力。記憶說穿了,就是熟悉度而已。一個很熟悉的東西表示它的迴路常被活化,很容易提取,就像馬路很寬大時,車子可以開的快,羊腸小道就只能慢慢行走。大腦中的電傳導也是一樣,神經迴路很大時,電流可以跑的很快,訊息很容易就被提取出來,不常用的東西,在提取時,要想半天。但是熟悉度的代價是彈性或創造力,因為馬路未形成,人會往四面八方亂走,往往會走出新的路來;一旦馬路已形成,很自然地,人往鋪好的路走去,就不會看到其他的可能性。這是為什麼創造力無法用補習班去教,因為人云亦云就不是創造而是模仿。要提昇創造力必須打開學員的眼界,讓他接觸不同的東西,促進他神經的連接,建立他的背景知識,使這些神經連成迴路。當這些根基打好了之後,創造力自然會出現。所以創造力跟多元智慧是有關係的,多元智慧使創造力所需要的觸類旁通容易出現。
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可以來說明這一點。當石油公司在深海探油時,通常需要先建立一個浮在海面上的平臺,使工人可以在平臺上作業。這個平臺非常的大,像個浮在海面上的小城市。平臺的建立方法是先在海底打四個樁,固定好非常粗的鋼索,再將鋼索綁住平臺,使它浮在水面上不會飄走。打樁時是用快乾水泥灌到海底地基的鋼管內。有一次鋼管底部的塑膠底脫落了,灌了一小時水泥都未滿,原來都從缺口漏出去了。因為水深八千呎,人無法下到這麼深的海底去換一個新的,正在一籌莫展時,有一個工程師想到了一個很容易的解決方法。那天餐廳開飯時吃的是通心粉,因為工人都是義大利人,所以餐廳餐餐煮的都是義大利通心粉。這位不是義大利籍的工程師一邊吃麵一邊抱怨,突然靈機一動,想到了通心粉的特性,他立刻在船上做個實驗,將未煮過的通心粉倒入管子中,加上水,這些通心粉在遇水後果然就膨脹起來。當他連續鋪上好幾層通心粉後,管子底就被堵住,上面再灌水泥便漏不出去了。因此,公司立刻派出直昇機搜購市面上所有的通心粉,灌入海底後,果然解決了漏水泥的問題。
從這個例子我們看到,解決千萬美金工程難題的只不過是幾十箱的通心粉而已;但是能夠在吃通心粉的當時想到通心粉遇水膨脹的特性,把它從廚房中移出來,灌進海底,這就是創造力,也是我們現在在教育上一定要想辦法增加學生的一個能力。
最後,再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創造力其實就是無時無刻動腦筋。那怕是件很平常的事,只要腦筋動的對就會有不同的結果出來。有一天,德國萊比錫市有個孩子放學回家時給他爸爸看一張老師發的條子,上面寫道「最近班上有小朋友長頭蝨,請各位家長多多留意貴公子的頭頂衛生」。這位小朋友的父親看到了便條並沒有像一般人一樣大驚小怪,大叫說「現代的社會怎麼還會有頭蝨」,反而想頭蝨是住在頭髮裡靠頭皮屑維生的,體蝨是住在衣服中,靠皮膚屑維生,後者應該是從人類開始穿衣服了以後才開始演化出新的品種。那麼是否可以從體蝨分化出來的時間,來推測知道人類什麼時候開始穿衣服的呢?於是他比較全世界人類身上的蝨子的DNA,發現身上的蝨子大約是七萬二千年前從頭蝨中分支出來的,前後誤差大約四萬二千年。也就是說從最遠是十一萬年前,最近是三萬年前體蝨就出現了。考古學家挖到最古老的縫衣針大約是四萬年前,而三萬年前的陶偶已穿衣服,陶器上已有織物的痕跡,因此,雖然衣服無法化石化保存下來,但是這些證據似乎支持他的說法。
這個研究的作法是從人類和黑猩猩身上收隻40個蝨子的樣本,比較DNA序列和突變的快慢,找出各種蝨子共同祖先生存的年代,發現體蝨的確源自頭蝨。他也發現非洲人身上的蝨子比起其他地區的,在基因上變異性更大,顯示蝨子的祖先是來自非洲,這點與人類起源於東非洲不謀而合,因為現在的證據都指向現代人是五萬年到十萬年前出走非洲的。這篇文章登在很有名的期刊 Current Biology 上,看了很令我感慨。這是從一張學校的便條中想出了一個有創意的實驗,找出了人類開始穿衣服的年代,這正是科學最迷人的地方。科學像偵探在辦案,好的科學家知道如何利用手邊的線索去重建當時的情境,找出已經風化、煙消雲散的事實。如果你問我如何增加孩子的創造力,我會說:請鼓勵他閱讀,增加他的背景知識,這是全世界科學家公認增加創造力之不二法門。薛丁格(Erwin Shrodinger)說:「最重要的不是發現前人所未見的,而是在人人所見的現象裡,想到前人所未曾想到的。」這才是創造力的精髓!一個很有創意的研究,從學校的一張便條中便得出一個SCI論文的點子。其實我們生活中到處有研究的好點子,我們只是常常看不到、想不到它而已。我們都很瞭解創造力的重要性,也都想培養孩子的創造力,但常不知從何下手。
從德國這篇論文中我們看到要有創造力,第一,要有寬廣的背景知識,知道頭蝨與體蝨不一樣,後者可能來自前者;第二,有好奇心,想要知道後者何時從前者分家出來;第三,有推理能力,能想到如果體蝨是住在衣服中,那麼,找出體蝨出現的年代,是否可以推測出人類何時開始穿衣服。當然,這裡的假設是人類穿上衣服不久體蝨就出現了,這點有待商榷,因為沒有直接的證據來支持衣服的出現與體蝨的存在是幾乎同時。但是我們從流浪漢幾天不洗澡,身上就出現蝨子情況看來,古人衛生習慣不好,茹毛飲血,沒有衛浴,不能洗澡,有了衣服之後,蝨子出現的時間應該不會太久。
最重要的是,這個實驗是馬克斯普蘭克(Max Planck)團隊做的,是個集體的智慧成果。現代的人不但要有點子、能力,還要有團隊的精神,可以跟別人合作,能夠一同創造出新的東西來才行。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知識已經廣大到沒有一個人可以知道天下事,每個人充其量只能把他專業裡的一小塊弄清楚而已。這時,我們需要科際整合,團隊合作,貢獻出每個人專長的一小點,集合起來做出一個大成就。過去那種單打獨鬥的創造發明,在二十一世紀的現在已經逐漸消失了。我們在推動創造力之時,同時需要強調孩子的合作態度,教導與人相處的方式,這樣最後才會成大業。
事實上,臨床醫生很早便知道大腦受傷,行為改變。如果受傷的區域在前額葉,那麼連人格都隨之改變。所以最近美國愛荷華州醫學院的狄馬吉奧教授寫了一本書叫「笛卡兒的錯誤」,終結了三百年來心物一元或二元的辯論,也使行為學家不再從外面去尋找行為發生或改變的原因,而直接從大腦中去探索了。因此,今天要談創造力,必須從大腦的神經機制來談才是正本清源。
如果不從最基本的大腦機制來看創造力產生的原因,只從表象上去說創造力是什麼,不是什麼,是無法真正提昇創造力的。
壹、創造力與神經迴路
創造力是數條神經迴路碰觸所產生的火花,它是個可遇而不可求的現象,我們可以培養適合創造力發展的環境(增加神經迴路的連接),卻不可能像物理化學一樣,提出條件後,創意就必然產生。因為創造力並不是應我們要求便會產生,它也不是去補習班就可以補出這個能力。事實上,它與一般知識的獲得正好相反,越是努力要有創意,越是「急切不可得」。反而是在散步時,睡眠作夢時,創意出現。例如苯的分子結構便是德國的一位化學家在作夢時,夢到一條蛇在咬牠的尾巴,他一驚而醒,突然想到如果苯的化學結構成為環形則一切迎刃而解。過去,我們對睡眠或作夢的情形不甚瞭解,因為人睡著了不能說話;現在因為我們可以從核磁共振中直接看到一個人在睡覺和作夢時的大腦情形,我們對創造力的產生已有更深層的瞭解。
科學家發現人在睡覺時大腦不但沒有在休息,它比平日工作的還辛苦。尤其作夢是將白天發生的事拿出來整理,所以古人說「溫故而知新」,「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是正確的。作夢時核磁共振的大腦圖片,顯現枕葉的神經迴路的活化的很厲害,前額葉也是,表示它是將白天在思考的東西拿出來在夢中整理,因為睡著了沒有了意識,所以一些抑制性的思考(如不符合教條所以不予考慮的一些因素)便可以在夢中出現。思想往往在去掉教條的束縛、世俗的限制後,得以自由發揮,所以答案常會在夢中出現。
最近有個研究,實驗者請大學生到實驗室中來做個難題解決(Problomsolving)的問題,隔了十二小時後再回到實驗室來做一遍。實驗者把學生分成二組,第一組是早晨十點來做問題解決,隔了十二小時後,晚上十點再來做一遍。第二組是晚上十點來做,隔了十二小時睡完一覺後,第二天早上十點再回來做。結果有回家去睡—覺的第二組,第二天早上一進實驗室,看到題目便說「老師,我會做了,我看出它們之間的關係了」。二十二名學生中,有十三名因為睡了一覺而看出解題的絕竅。而第一組沒有睡覺的學生,二十二人中只有五名解出來。所以問題解決或創造力這種不是一加一等於二可以用公式去套的東西,必須在神經迴路充分自由活化的情況下才能發生。那麼如何使神經迴路活化的多,連接的密呢?
貳、如何活化神經迴路
從神經學的研究上,我們知道經驗可以影響神經的連接,而神經連接的密度與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創造力有關。所以經驗可以影響創造力。經驗的取得有兩種:自身經歷的經驗與閱讀內化而來前人的經驗,這兩種都能增加神經連接的密度。下面先粗淺的介紹一下我們的大腦與神經迴路。
我們的大腦在出生時有十兆的神經元,其實是比我們需要的多,但因為腦用了它重量十倍的能源(大腦占體重的2%,但是用掉20%的能源),所以人在出生後就開始把不需要用到的神經元修剪掉,以節省能源。我們的每一個神經元可以與別的神經元有一千個以上的連接,因此大腦就像紐約市的電話總機一樣,是個非常繁忙的網路。這個網路連接的有效性就決定了我們的智慧。比如說,常常打的電話會有直撥的捷徑,不再需要轉接,而一個許久不打的路線便會被別人借去用了。所以要有創造力,必須要有四通八達密切連接的神經網路。
你在看到一個東西時,這個東西所激發的電波(大腦中是個電流的傳導方式,也就是說,眼睛看到的是光波,耳朵聽到的是聲波,但是進入大腦後全部得換成電波,彼此才能交談),能引發別的神經迴路活化,這條迴路又去激發另一條與它有連接、但是與第一條沒有連接的神經迴路活化。這一趟下來,神經網路越密的人,他的點子就越多,他的創造力也越強了。
例如,在心理學上我們對創造力的定義是「從兩個不同的東西找出第三個新的用途」,這個定義在神經學上就是兩個神經迴路連到了一起,激發了第三個神經迴路。歷史上很多的發明都可以用「靈光一閃」來形容當時的情境,這個靈光一閃可以說就是電流碰觸在一起所發出的火花。因此神經連接的越密,就越有激出火花的可能性。那麼,什麼東西可以增加神經連接密度,使這個創意的火花出現呢?科學家努力尋找了很久之後,赫然發現答案竟是我們每天在做,毫不起眼的行為—閱讀。因為閱讀可以增加我們的背景知識。
閱讀是一個主動的資訊吸取歷程,每一個字會激發一連串與它有關的神經迴路。我們在閱讀時,每一個字的形音義在腦海中都會出現,各自激發跟它有關的神經迴路,而且不只是義旁會激發跟它有關的意義,連聲旁的意義都會出現。
例如「時」這個字,「日」是意旁,告訴我們這個字與日的意義有關;「寺」為聲旁,告訴我們這個字念音與寺相近。但是我們用腦波儀誘發電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做實驗,發現在訊息進入大腦的五十毫秒(一毫秒為千分之一秒)時,「寺」的意義是有出現的,因為它使得後面出現的「廟」被判斷為是否是一個真字的反應時間變快了(實驗程序為先出現「寺」50毫秒後,出現「廟」,請受試者判斷廟是否為一個中國字。寺與廟中間的間隔長短可由實驗者操弄,以觀察促發效應)。因為「寺廟」是一個頻率很高的聯結,所以雖然寺在「時」上是個音旁,但是它的意義在很短的時間內是有出現的。
這讓我們知道閱讀是個深入的神經歷程,每一個字都激發所有跟它有關的訊息。同時,在另一個實驗上,我們也看到了平常在看一個字時,它的詞性都是在我們不自覺的狀態下在大腦中處理。例如,我們請受試者儘快的判斷「茶壺」、「騎樓」、「房租」、「通告」、「牙膏」、「睡袋」、「球拍」、「導遊」、「牛肉」、「烤箱」、「筆記」、「存摺」等這些字是不是名詞,因為作業很簡單,受試者都很輕鬆自如的完成實驗。結果在最自然的情境下都發現「茶壺」的反應時間比「騎樓」快,「騎樓」比「房租」快,「房租」又比「通告」快。詢問受試者時,他們都不知為什麼。這表示他們並不自覺腦中處理的情形,但是我們設計實驗的人是知道的:因為「茶壺」是名詞/名詞構成的名詞,即「茶」和「壺」兩者皆為名詞(NN),「騎樓」的騎是動詞(VN),而「房租」的租是動詞(NV),而「通告」、「導遊」、「住持」、「存褶」等是動詞/動詞所形成的名詞—這是我們中文的特殊性,兩個動詞放在一起居然成為名詞。
從這個實驗中,我們看到雖然只要求受試者判斷這個字是不是名詞,他的反應時間就受到了構成這個詞的詞性的影響,慢了下來。也就是說,他的大腦有在處理,他自己不知道而已。這個實驗倒過來做,請學生判斷下列字是否是動詞時,他們的反應時間也會因為動詞/動詞所構成的動詞而變得比較快。也就是說當受試者看到:
剝削、搗蛋、粉刷、奴役、變賣、打卡、樹立、物色、打聽、挖角、工讀、把風、逃學、買單、尾隨、掌權、忘記、拋錨、囚禁、魚肉上列這些字時,他們對VV的反應時間(如剝削)是快於NV(粉刷),NV和VN(搗蛋)差不多,而兩者又快於NN(奴役)。
其實這個文字處理現象不一定要做實驗才會知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常常有看到,只是我們不留心罷了。例如我們在晚間看新間時,朋友打電話來了,我們一般不會關掉電視,專心聽朋友說話,我們通常是一個眼睛看電視,—個耳朵聽電話,這種時候我們會說錯話。我們會將電視中的字崁到我們要講的句子中去,而說錯了話。
例如,朋友打電話來邀約說:「喂,SOGO在大減價,我們明天去逛街好不好?」你本來要說:「不行不行,我已經跟某某某約好了,明天去洗頭。」假如電視上打出來的字幕是「呂秀蓮宴請五院院長」,你很可能把話說成:「不行不行,我已經跟呂秀蓮約好了去洗頭。」你會把名詞和名詞互換,動詞和動詞互換,不會亂換的。
如果電視上打出來的是「陳水扁,呂秀蓮午夜密談」,你也仍然只會說「不行,我已經跟呂秀蓮約好了去洗頭」,而不會說「我跟陳水扁約好了去洗頭」,因為洗頭是女生的事。我們在說話時,雖然自己不自覺,但是每個字的意義、詞性都被處理了,不但動詞、名詞等詞性大腦在處理,連陰性、陽性都一併包括在內,所以閱讀的神經活化得的比較深。
我們大腦神經迴路的活化有個特性,就是「全有或全無」(All or none)。—個神經迴路一旦被激發後,我們沒有辦法用意志力去把它關掉,它會在我們大腦中像骨牌效應似的一個推動一個,直到做完為止。很像聖誕節時我們看到聖誕樹上的小燈炮,一個接連一個的亮下去。這個證據在我們生活中也常看到。
比如說,我們在菜市場碰到小學同學時,我們很興奮的向前打招呼,但是卻想不起他的名字。我們甚至記得他坐的位置了,但是就是想不起名字,只好趕快寒暄一下各自回家。你會發現事過境遷,你也不去想它了,它卻會在二、三天以後,睡到一半時,突然想到這個同學的名字。
這個原因是我們已經啟動了搜索名字的神經迴路,雖然我們去做別的事了,但是這個迴路還在大腦中進行。因為我們生活中仍有許多與童年有關的刺激,這個迴路一個一個觸發神經連接,最後到達閾時,同學的名字就出現了。
我們在實驗上看到當「光」這個字出現時,雖然你的眼睛已經移到下面一個字去了,但是「光」卻在你的腦海中激發了光明、光亮、光棍、光彩、光耀、目光、天光、新光等跟光有關的詞。這裡面,光棍是成語詞,即從字面上無法獲得它的意義,因為光棍不是光的棍子,就好像風流不是風在流;新光是專有名詞,新光不是新的光,它是公司的名字。所以當光棍這個詞被激發時,就會使神經迴路分岔,從光棍而激發王老五、結婚、媒婆,而「王老五」又可能激發「王雲五四角字典」,「媒婆」可能會激發「大嬸婆」,「大嬸婆」又可能激發「諸葛四郎」,依個人的經驗而不同。
所以一個有閱讀的孩子,他的詞彙多,神經連接密度深且廣,每一個字的閱讀都會活化腦海中一片的神經迴路。神經活化的越頻繁就越不容易被修剪掉,聯想力也越豐富。知道了大腦的神經機制後,我們回頭去看創造力。
參、創造力與背景知識
在科學上,發現、發明與創造的層次是不一樣的。發現是東西已在那兒,只是他是第一個知道的人。例如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新大陸並不因為哥倫布而存在,它已經在那裡了。哥倫布的偉大是在那個時代,他有勇氣航向「未知」(unknown),從而到達了別人所未去過的地方。
發明在原創性上的層次就比發現高,因為「發明」所需要的原料已事先存在,但它的組合卻是非常的原創性引列如佛萊明發現盤尼西林:
1928年佛萊明在倫敦聖瑪莉醫院,發現培養皿的細茵被污染了,上面長了綠色的黴。一般人會抱怨自己運氣不好,實驗不成功,只好倒掉,就像農夫看到田裡有野草一樣,是免不掉的無可奈何之事。但是佛萊明在倒掉的一剎那,看到了黴菌旁邊有一圈沒有葡萄球菌,因此推想這個黴菌可能可以抑制細菌的生長,從而發現了盤尼西林。也就是說,盤尼西林是已存在於自然界的,但是觀察力好,思想敏銳的科學家,看到了別人沒有看到的東西,想到了別人沒有想到的用途,所以佛萊明是「發現」了黴菌,「發明」了用途。
這兩種都有時間上早晚的問題,如果哥倫布不發現新大陸,當航海技術進步時,別人一定也會發現它(事實上,現在已有人主張挪威的維京人比哥倫布更早到達美洲,也有少數人認為東晉的法顯曾到過墨西哥海岸);盤尼西林如果沒有在1928年被發現,以後一定也會被發現,因為它已存在於自然界中。這是為什麼時間對科學家來說很重要,都要搶先發表。華生和克里克在1955年「發現」DNA的雙螺旋結構時,全世界已有很多實驗室在做,美國加州史丹佛大學的波林(Linus Carl Pauling)就只差一點,功虧一簣。
發明就不一樣了,它是東西並不存在,因為有這個人而使東西出現。例如愛迪生發明電燈炮,本來這個世界上並沒有電燈炮這個東西的存在,因為有了愛迪生,所以電燈泡才會出現,這個層次就比發現高了很多。在生活上,我們時常不區分發明和發現,其實這兩者在原創性層次上不同。不過愛迪生如果沒有發明電燈泡,別人遲早也會發明,因為製造電燈泡的條件已存在於社會之中了(佛蘭克林已從風箏中知道電的導性,法拉第電解定律也已出現,化學元素和金屬材料的屬性也已知道,可供很多的實驗)。
因此,只有創造這一項是屬於最高層次的原創性,它帶有濃厚的個人色彩,沒有這個人就沒有這個東西。例如世界上如果沒有畢加索這個人,就不可能有畢加索的畫,如果沒有舒伯特這個人,就不會有舒伯特的音樂。這種創造力是有獨特性的,沒有人可以取代的。所以藝術人文方面的創造力叫作創作,而科學上的創造力叫發明。創作與發明都需要一個基本的能力就是觀察力。但是在科學上,除了觀察力還要有正確去解釋這個觀察到現象的能力。這就需要邏輯推理能力和背景知識。
例如伽俐略從望遠鏡中看到月球表面有陰影,但是陰影中有一些亮的光點,這個光點會逐漸擴大,最後跟其他亮的地方結合為一,他就推論月球表面一定是凹凸不平的像地球表面的山一樣。當早晨大陽昇起照在山頭時,山頭是亮的,山腳下還是陰的,太陽越爬高時,陰影逐漸退去,最後當太陽到天頂時,整個山都是亮的,月球並不是像當時人所想像的是個平滑的圓球。現在我們知道伽俐略的推論是正確的。
又如達爾文看到海島上有很多淡水植物,這些淡水植物是怎麼傳到這個無人海島上呢?一個最合理的解釋是鳥爪上沾有一些泥巴,泥巴中含有植物的種子,當鳥類前往海島覓食時,不經意的把這些種子傳播了出去。為了證明這一點,他到他家附近的池塘中挖了三湯匙的泥土放在咖啡杯中,帶回書房去觀察,每長出一顆植物就把它拔出來,使別的植物有空間可以生長。這樣觀察了六個月,他總共拔出了557棵植物。在這小小的咖啡杯中,可以長出557棵植物,他就確定鳥爪中一點點泥土有可能帶有植物的種子到遠方的海島了。所以一個科學家不只是要有觀察力,他還得有正確解釋這個觀察到的現象的能力。最後還得要有作實驗的能力,去驗證自己的假設是否正確。
所以在這裡我們看到了背景知識的重要性,它是創造力的基本條件。諾貝爾生醫獎得主梅達華(Sir Peter Midawar)曾經說過,一個人只要有很好的普通常識(即背景知識),一般的想像力,就可以成為一個有創意的科學家;你不一定要很聰明(clever),但是你一定要對某些東西很聰明(clever about);聰明是天生的,我們沒有辦法改變,但是智慧是後天經驗累積的,是我們努力可以達成的,從而看到別人沒有看到的東西(clever about),使我們的想像力超越時空的限制,飛到更遠的地方。我們從兒童創造力的研究中看到,想像力其實不脫他生活的經驗,叫孩子去想像一個新產品的用途,他常常是只能從他所見所聞的方面去想像。但是當孩子可以閱讀時,書本就打開了他另外一個世界。
肆、多元智慧
創造力需要背景知識可從下面這個例子看出。
有一位年輕的住院醫師在替糖尿病人清洗因為血液循環不好所造成下肢壞疸的膿血時,病人因痛大聲呻吟被路過的主治醫生聽到進來責罵他笨手笨腳。當他垂頭喪氣走出病房時,蒼蠅卻成群地圍繞著他手套上的膿血飛。他突然靈機一動,想到蒼蠅的幼蟲正是吃腐肉長大的蛆,如果把蛆消毒好,放在病人組織壞死的部分,蛆會把腐肉吃乾淨,又不會傷害到好的組織。沒有割到組織,病人自然就不會呻吟。後來這成為清除病人壞死組織很好的一個方法,他也因此發了大財,造就了一個雙贏的局面。
在這裡我們就看到了兩個完全不相干的東西(病人和蒼蠅),但是連在一起時,卻想出了解決病人不時要刮去腐肉才能上藥的痛苦。所以我們看到創造力並不需要高深的學問,怛是卻需要寬廣的背景知識,(知道蒼蠅的幼蟲是吃腐肉,但不吃新鮮的肉),還要有勇於嚐試的精神。
廣泛的生活知識及因閱讀而來的背景知識是創造力的基本條件,閱讀培養邏輯性的思考方式,而邏輯性的推理是創造力的根源。清朝紀曉嵐被流放到新疆伊犁時,天氣乾旱,屯軍為無水所苦,他看到四周無樹,只有城中有棵老樹,枝葉繁茂,便命人從樹根處往下挖數丈,果然掘得一泉,解決了軍民的生計。這是個簡單的推理,樹必須有水才會活,這個老樹在沙漠中歷久而不衰,地下一定有水源,循根往下掘,應該會有地下泉。但是許多人就是不會如此去推理,紀曉嵐比別人多的是他是三榜進士出身,讀了很多書,有邏輯性的思考能力。
豐富的生活常識也與創造力有關。一個建築師建了兩棟相鄰的大樓,落成後中間要鋪連接的步道,要如何鋪才會實用又美觀呢?他囑工人先鋪上草皮,三個月後,他依草皮被踐踏的深淺,在最深的那條路線上鋪上人行道,圓滿地解決了問題。因為人走的次數越多,草皮被踐踏的越厲害,把這條路鋪上人行道就滿足了實際的需求,既保持了最大量的綠地(美觀),又兼顧到了人行走的方便。這些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上會碰到的例子,有創造力的人通常不是知識最深、最聰明的人,但是他一定是最有觀察力、知識最廣的人。因為知識廣在神經學上代表的是各個神經迴路之間的連接很密,可以觸類旁通。
記憶在神經學上的定義是神經迴路的活化,當許多條神經迴路都被活化,共同的相交接點就會產生新的點子的觸發,也就是所謂的創造力。記憶說穿了,就是熟悉度而已。一個很熟悉的東西表示它的迴路常被活化,很容易提取,就像馬路很寬大時,車子可以開的快,羊腸小道就只能慢慢行走。大腦中的電傳導也是一樣,神經迴路很大時,電流可以跑的很快,訊息很容易就被提取出來,不常用的東西,在提取時,要想半天。但是熟悉度的代價是彈性或創造力,因為馬路未形成,人會往四面八方亂走,往往會走出新的路來;一旦馬路已形成,很自然地,人往鋪好的路走去,就不會看到其他的可能性。這是為什麼創造力無法用補習班去教,因為人云亦云就不是創造而是模仿。要提昇創造力必須打開學員的眼界,讓他接觸不同的東西,促進他神經的連接,建立他的背景知識,使這些神經連成迴路。當這些根基打好了之後,創造力自然會出現。所以創造力跟多元智慧是有關係的,多元智慧使創造力所需要的觸類旁通容易出現。
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可以來說明這一點。當石油公司在深海探油時,通常需要先建立一個浮在海面上的平臺,使工人可以在平臺上作業。這個平臺非常的大,像個浮在海面上的小城市。平臺的建立方法是先在海底打四個樁,固定好非常粗的鋼索,再將鋼索綁住平臺,使它浮在水面上不會飄走。打樁時是用快乾水泥灌到海底地基的鋼管內。有一次鋼管底部的塑膠底脫落了,灌了一小時水泥都未滿,原來都從缺口漏出去了。因為水深八千呎,人無法下到這麼深的海底去換一個新的,正在一籌莫展時,有一個工程師想到了一個很容易的解決方法。那天餐廳開飯時吃的是通心粉,因為工人都是義大利人,所以餐廳餐餐煮的都是義大利通心粉。這位不是義大利籍的工程師一邊吃麵一邊抱怨,突然靈機一動,想到了通心粉的特性,他立刻在船上做個實驗,將未煮過的通心粉倒入管子中,加上水,這些通心粉在遇水後果然就膨脹起來。當他連續鋪上好幾層通心粉後,管子底就被堵住,上面再灌水泥便漏不出去了。因此,公司立刻派出直昇機搜購市面上所有的通心粉,灌入海底後,果然解決了漏水泥的問題。
從這個例子我們看到,解決千萬美金工程難題的只不過是幾十箱的通心粉而已;但是能夠在吃通心粉的當時想到通心粉遇水膨脹的特性,把它從廚房中移出來,灌進海底,這就是創造力,也是我們現在在教育上一定要想辦法增加學生的一個能力。
伍、蝨子的啟發
最後,再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創造力其實就是無時無刻動腦筋。那怕是件很平常的事,只要腦筋動的對就會有不同的結果出來。有一天,德國萊比錫市有個孩子放學回家時給他爸爸看一張老師發的條子,上面寫道「最近班上有小朋友長頭蝨,請各位家長多多留意貴公子的頭頂衛生」。這位小朋友的父親看到了便條並沒有像一般人一樣大驚小怪,大叫說「現代的社會怎麼還會有頭蝨」,反而想頭蝨是住在頭髮裡靠頭皮屑維生的,體蝨是住在衣服中,靠皮膚屑維生,後者應該是從人類開始穿衣服了以後才開始演化出新的品種。那麼是否可以從體蝨分化出來的時間,來推測知道人類什麼時候開始穿衣服的呢?於是他比較全世界人類身上的蝨子的DNA,發現身上的蝨子大約是七萬二千年前從頭蝨中分支出來的,前後誤差大約四萬二千年。也就是說從最遠是十一萬年前,最近是三萬年前體蝨就出現了。考古學家挖到最古老的縫衣針大約是四萬年前,而三萬年前的陶偶已穿衣服,陶器上已有織物的痕跡,因此,雖然衣服無法化石化保存下來,但是這些證據似乎支持他的說法。
這個研究的作法是從人類和黑猩猩身上收隻40個蝨子的樣本,比較DNA序列和突變的快慢,找出各種蝨子共同祖先生存的年代,發現體蝨的確源自頭蝨。他也發現非洲人身上的蝨子比起其他地區的,在基因上變異性更大,顯示蝨子的祖先是來自非洲,這點與人類起源於東非洲不謀而合,因為現在的證據都指向現代人是五萬年到十萬年前出走非洲的。這篇文章登在很有名的期刊 Current Biology 上,看了很令我感慨。這是從一張學校的便條中想出了一個有創意的實驗,找出了人類開始穿衣服的年代,這正是科學最迷人的地方。科學像偵探在辦案,好的科學家知道如何利用手邊的線索去重建當時的情境,找出已經風化、煙消雲散的事實。如果你問我如何增加孩子的創造力,我會說:請鼓勵他閱讀,增加他的背景知識,這是全世界科學家公認增加創造力之不二法門。薛丁格(Erwin Shrodinger)說:「最重要的不是發現前人所未見的,而是在人人所見的現象裡,想到前人所未曾想到的。」這才是創造力的精髓!一個很有創意的研究,從學校的一張便條中便得出一個SCI論文的點子。其實我們生活中到處有研究的好點子,我們只是常常看不到、想不到它而已。我們都很瞭解創造力的重要性,也都想培養孩子的創造力,但常不知從何下手。
從德國這篇論文中我們看到要有創造力,第一,要有寬廣的背景知識,知道頭蝨與體蝨不一樣,後者可能來自前者;第二,有好奇心,想要知道後者何時從前者分家出來;第三,有推理能力,能想到如果體蝨是住在衣服中,那麼,找出體蝨出現的年代,是否可以推測出人類何時開始穿衣服。當然,這裡的假設是人類穿上衣服不久體蝨就出現了,這點有待商榷,因為沒有直接的證據來支持衣服的出現與體蝨的存在是幾乎同時。但是我們從流浪漢幾天不洗澡,身上就出現蝨子情況看來,古人衛生習慣不好,茹毛飲血,沒有衛浴,不能洗澡,有了衣服之後,蝨子出現的時間應該不會太久。
最重要的是,這個實驗是馬克斯普蘭克(Max Planck)團隊做的,是個集體的智慧成果。現代的人不但要有點子、能力,還要有團隊的精神,可以跟別人合作,能夠一同創造出新的東西來才行。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知識已經廣大到沒有一個人可以知道天下事,每個人充其量只能把他專業裡的一小塊弄清楚而已。這時,我們需要科際整合,團隊合作,貢獻出每個人專長的一小點,集合起來做出一個大成就。過去那種單打獨鬥的創造發明,在二十一世紀的現在已經逐漸消失了。我們在推動創造力之時,同時需要強調孩子的合作態度,教導與人相處的方式,這樣最後才會成大業。
摘自《贏在多上一堂課》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出版/洪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