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城、亞丁 – 傳說中的香格里拉
中國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
成都西南方170公里處的上裏古鎮。現今仍保留有多棟明清時期的建築。
現今“發展是硬道理”,古城原味的保留只好將就將就些。
大渡河是四川主要河流之一,它的充沛水量,造就了天府之國的豐饒。
往香格里拉的途中,夜宿海螺溝。次晨,煙霧濔漫空中,雖不見山,卻另有一番風情。
海螺溝的纜車,彷若騰雲駕霧。
海螺溝冰川尾部的紅石與白霧相映成趣
新都橋的藏居,其石牆古拙,而窗台則鮮豔明亮,恰成對比。
新都橋的佛學院。
行走在海拔4,000公尺以上的川藏高原上,天蒼蒼,野茫茫。
車行高原上,空氣稀薄,長路漫漫,曲折顛波,備極辛苦,賴夕陽帶來此柳暗花明的光景變化。
蜿蜒的河流,映照著藍天。
抵達稻城前的路旁紅草地。紅草僅長於此地 - 奇觀!
稻城景緻。
仁村村另一角落。
亞丁三大神山中最高的仙乃日雪峰 - 海拔6,032公尺。
夕陽最後一道餘暉照射在亞丁另一神山夏諾多吉的雪峰上 – 海拔5,958公尺。
追夕陽,趕日出。這是次日夏諾多吉神山的晨曦,第一道朝霞從山後逆照至天際。
晨曦下的亞丁村一隅。
從亞丁沖古寺眺望夏諾多吉雪山。左方近景為藏人所累積之嘛呢堆。
從沖 古寺另一隅遠眺夏諾多吉雪山。
洛絨牛場是一片寬廣的草地,可近距離一親亞丁三大雪山中之夏諾多吉之芳澤。深秋時節,藍天、白峰、暗壁、黃松……,色彩繽紛燦爛。
從洛絨牛場仰觀亞丁三大雪山之央邁勇,其山勢如雄鷹歛翼 – 壯觀。惜山頭未展現出來。
洛絨牛場的另一方向,山無積雪,形勢嶙峋。
再三回首央邁勇,伊人猶在煙霧飄渺處。
離開亞丁途中,晨曦逆光下的落羽松,枯榮參雜,明暗對比。
亞丁回理塘途中的一片白楊樹林。
白楊樹林邊的一位藏民。
亞丁回理塘途中之藏居。
有藏寨,就有經幡、 白塔(富人之墓)….
亞丁回理塘途中,另一美麗的藏寨– 甲洼村,在夕陽映照下,恬靜而優美 。
理塘 – 科爾寺,海拔4,010公尺,是我們這一路上夜宿的最高點。
科爾寺前的藏族小妹妹,靈巧、 可愛、 活潑、表情生動…,惹人憐愛。
彩霞掩映下的科爾寺一隅。
理塘至新都橋一山谷內,細雪紛飛中,一藏民趕著氂牛群。
幾回峰迴路轉,陽光普照。車行途中,教官(領隊)眼尖,瞥見路旁一藏居色彩鮮豔的牆上,豁然有此一信手拈來的光影變化。
新都橋至塔公途中景緻。
河邊夕照。
夕陽餘暉,映照在塔公雅拉雪山上。
次晨,起早趕日出,拍雅拉雪山,惜又是雲霧封頂,久久不露臉。
塔公寺。
早上起床後的轉經輪,是很多藏人的晨課之ㄧ。
八美土石林。
八美路上所見藏人 (母與女???)
八美景緻。
和善的八美藏民。
丹巴 – 梭坡古碉群。
丹巴 - 嘉絨藏族男童前往參加當地風情節表演的途中,被一羣 “攝影暴徒”半路攔截拍照。小孩子英俊、 自信,可見傳聞中嘉絨藏人之貌美之一斑。
丹巴 – 建於山坡上之甲居藏寨,村民為嘉絨藏人。
甲居藏寨的屋頂就像畫了彩妝 – 金黃色的是玉米。
還有鮮紅的辣椒。
嘉絨藏族的美少女。
官寨碉樓。
四姑娘山的夕陽餘暉。
四、 三、 二、 大姑娘自左到右依序排列,愈小愈高。四姑娘則海拔為6,250公尺。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展示的太陽神鳥金箔,中間的火球代表太陽,12道光環代表12個月,而周旁的4隻鳥代表四季,既是古蜀人對太陽崇拜之表徵,亦是約三千年前古蜀文明的明證。
金沙遺址出土的金面具。
盛裝之嘉絨藏族小朋友
成都西南方170公里處的上裏古鎮。現今仍保留有多棟明清時期的建築。
現今“發展是硬道理”,古城原味的保留只好將就將就些。
大渡河是四川主要河流之一,它的充沛水量,造就了天府之國的豐饒。
往香格里拉的途中,夜宿海螺溝。次晨,煙霧濔漫空中,雖不見山,卻另有一番風情。
海螺溝的纜車,彷若騰雲駕霧。
海螺溝冰川尾部的紅石與白霧相映成趣
新都橋的藏居,其石牆古拙,而窗台則鮮豔明亮,恰成對比。
新都橋的佛學院。
行走在海拔4,000公尺以上的川藏高原上,天蒼蒼,野茫茫。
車行高原上,空氣稀薄,長路漫漫,曲折顛波,備極辛苦,賴夕陽帶來此柳暗花明的光景變化。
蜿蜒的河流,映照著藍天。
抵達稻城前的路旁紅草地。紅草僅長於此地 - 奇觀!
稻城景緻。
仁村村另一角落。
亞丁三大神山中最高的仙乃日雪峰 - 海拔6,032公尺。
夕陽最後一道餘暉照射在亞丁另一神山夏諾多吉的雪峰上 – 海拔5,958公尺。
追夕陽,趕日出。這是次日夏諾多吉神山的晨曦,第一道朝霞從山後逆照至天際。
晨曦下的亞丁村一隅。
從亞丁沖古寺眺望夏諾多吉雪山。左方近景為藏人所累積之嘛呢堆。
從沖 古寺另一隅遠眺夏諾多吉雪山。
洛絨牛場是一片寬廣的草地,可近距離一親亞丁三大雪山中之夏諾多吉之芳澤。深秋時節,藍天、白峰、暗壁、黃松……,色彩繽紛燦爛。
從洛絨牛場仰觀亞丁三大雪山之央邁勇,其山勢如雄鷹歛翼 – 壯觀。惜山頭未展現出來。
洛絨牛場的另一方向,山無積雪,形勢嶙峋。
再三回首央邁勇,伊人猶在煙霧飄渺處。
離開亞丁途中,晨曦逆光下的落羽松,枯榮參雜,明暗對比。
亞丁回理塘途中的一片白楊樹林。
白楊樹林邊的一位藏民。
亞丁回理塘途中之藏居。
有藏寨,就有經幡、 白塔(富人之墓)….
亞丁回理塘途中,另一美麗的藏寨– 甲洼村,在夕陽映照下,恬靜而優美 。
理塘 – 科爾寺,海拔4,010公尺,是我們這一路上夜宿的最高點。
科爾寺前的藏族小妹妹,靈巧、 可愛、 活潑、表情生動…,惹人憐愛。
彩霞掩映下的科爾寺一隅。
理塘至新都橋一山谷內,細雪紛飛中,一藏民趕著氂牛群。
幾回峰迴路轉,陽光普照。車行途中,教官(領隊)眼尖,瞥見路旁一藏居色彩鮮豔的牆上,豁然有此一信手拈來的光影變化。
新都橋至塔公途中景緻。
河邊夕照。
夕陽餘暉,映照在塔公雅拉雪山上。
次晨,起早趕日出,拍雅拉雪山,惜又是雲霧封頂,久久不露臉。
塔公寺。
早上起床後的轉經輪,是很多藏人的晨課之ㄧ。
八美土石林。
八美路上所見藏人 (母與女???)
八美景緻。
和善的八美藏民。
丹巴 – 梭坡古碉群。
丹巴 - 嘉絨藏族男童前往參加當地風情節表演的途中,被一羣 “攝影暴徒”半路攔截拍照。小孩子英俊、 自信,可見傳聞中嘉絨藏人之貌美之一斑。
丹巴 – 建於山坡上之甲居藏寨,村民為嘉絨藏人。
甲居藏寨的屋頂就像畫了彩妝 – 金黃色的是玉米。
還有鮮紅的辣椒。
嘉絨藏族的美少女。
官寨碉樓。
四姑娘山的夕陽餘暉。
四、 三、 二、 大姑娘自左到右依序排列,愈小愈高。四姑娘則海拔為6,250公尺。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展示的太陽神鳥金箔,中間的火球代表太陽,12道光環代表12個月,而周旁的4隻鳥代表四季,既是古蜀人對太陽崇拜之表徵,亦是約三千年前古蜀文明的明證。
金沙遺址出土的金面具。
盛裝之嘉絨藏族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