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新厭舊與安於現狀

【洪蘭】【2005/07/18 聯合報.副刊】

我的兒子很沮喪的跟我說,他想到了一個更好的方法來增進效率,但是老闆說一個東西沒有壞就不要動它,不許他改程式。這是一個我們常見的現象,沒有壞,不要動它;但是不去動它,怎麼知道可能有更新、更好的做法?

有一個實驗,給蜜蜂兩種顏色的花做選擇,黃色的花裡有二微毫升的花蜜,藍色的花裡有六微毫升的蜜,但黃色的花每一朵中都有蜜,而只有三分之一的藍花中有蜜,其他三分之二的藍花是空的。所以,整個來說,蜜蜂從這兩種花所採得的蜜量是相同的,但做的工不同,結果發現蜜蜂會捨藍色而取黃色的花。蜜蜂的腦只有針頭那麼大,但牠卻會選擇穩定,不願去賭機率。實驗發現人也是如此,寧可要錢少的鐵飯碗,而不要高薪但不穩定的工作。難怪歷史上冒險犯難、開疆闢土的人如鳳毛麟角,原來安分守己是生物本性,故步自封是人的常態。一件事只要變成慣例,就有人誓死維護,不問是否有其價值,民初誓死護辮的人都不是無知的小民,而是飽學之士,這種不肯改革之心應該就是「禮教吃人」的原因。

然而假如人這麼不喜歡變動,文明又為什麼會進步呢?最近科學家在大腦的紋狀體中找到一個「滿意」的神經機制,受試者完成一項工作、覺得滿意快樂時,大腦這個地方會活化起來,進一步研究發現這個神經核跟新奇有關,當新奇的東西出現時,這個地方立刻活化。一個東西如果可以預測,就沒有吸引力,一部電影最具毀滅性的影評就是「可預期」(pre-dictable)。有些人的這個部位需要更多的刺激才能得到同樣的滿足,有人認為美國甘迺迪家族就有這種不易滿足的特性,所以他們傾向冒險。
想不到人的喜新厭舊竟然有大腦的關係,難怪古人要我們「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三日不讀書就面目可憎,沒有每天學新的東西,別人會對你失去新奇感;沒有新奇感,大腦滿意中心就不會活化起來,也就不會有快樂出現。夫妻相處之道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人一定要不停的成長,每天都有新的見識,才能引起對方的興趣。

大自然是平衡的,它先使人安於現狀,如果這裡有的吃、活得下去,就不浪費力氣去別的地方看有沒有更省力的謀生方式;但是在這同時,它賦予大腦一個從新、由變中得到滿足的機制,促使你找尋新的刺激。兩者如果是制衡,人類就能在穩定中求進步,如果大腦中的紋狀體太過活躍,求新求變的人太多,社會就會不穩定,像法國大革命;如果保守勢力太強,就會像中古黑暗世紀,八百年沒有進步。

看到歷史可以由大腦來解釋,真是覺得做學問的樂趣無窮,有誰會想到企鵝背黑腹白是因為在水中游泳時,由上往下看,黑背與海水一色;由下往上看,白腹與藍天嵌合。這個在陸地上這麼明顯的對比色,在海中卻可以保護牠,因為企鵝的天敵多半來自海裡,所以演化選擇了在海中的保護色。

任何行為都有它產生的原因,科學的樂趣就是在找出原因,使行為合理化,當每一個行為都合理時,天下就太平了。